男女平等还需要995年,难怪杨笠在脱口

白癜风的发病年龄 http://pf.39.net/bdfyy/bdfyc/141212/4535736.html

杨笠又惹了麻烦。

尽管语气听上去像是女生们的私房话,有上下文,也有脱口秀的娱乐化语境,但“男人就是垃圾”还是惹恼了一批网友,有人甚至向广电总局举报,理由是杨笠有意挑起性别对立,危害社会和谐。

图片来自weibo

有旁观者嘲讽,这种夸张的反应比表演更好笑,是给杨笠递刀子,成就了一出“新时代的互动式喜剧”。

性别或许是当代互联网的最大分歧。人们乐此不疲地为性别站队,双方势均力敌,靠简陋招式坚定捍卫己方50%的人口,你厌女,我恐男,你骂我“打拳”,我回敬一句“急了急了”,明明大家都上网多年,早就不期待能达成什么共识,但这口恶气今天非出不可。

在两性真正平等前,这样的局面可能还会无数次发生。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年底的报告,这还需要99.5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是年)。换言之,对于看这篇文章的各位而言,有生之年,性别大概率一直都会是讨论甚至争论的焦点。

不过问题是,为什么中国互联网上的性别对立如此严重?为什么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觉醒、女性争取权利,看到越来越多男性女权主义者,但在《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中国女性的地位却每年都在降低?为什么越来越多女性有“恐男”情绪?为什么如今嘲笑直男不仅是一种政治正确,还成了一种财富密码?

通过“买买买”

女性就把直男逼到鄙视链底端了吗?

李佳琦在直播中号召“所有女生”为身边男性买一份护肤品,得到满屏的“他不配”。嘲笑鄙视链下端的“直男”已经不仅是一种政治正确,也成了一种财富密码。但很显然,李佳琦口中的“所有女生”,以及“女王节、女生节、女神节”里的女生/女神/女王,还有广告里出现的“独立女性”,都指的是一种女性:有消费力的女性。

当代女性地位很大一部分是消费力赋予的。女性能买买买,商业社会就会追捧女性。中国有近四分之三的家庭消费决策由女性主导,年,女性消费市场达到十万亿。但说到底,“女性更容易被消费主义影响”和性别特质的关系又有多少呢?它更是各种因素结合之后的结果:女性地位低,比起男性,社会价值更多地建立在外貌上,于是商家拿出商品给她们赋权,或者用买买买把自己装扮得更符合男性审美以收到赞美,或者用为自己买买买让自己“显得”确实过得不错。

消费主义一边鼓励女性要接受自己,一边动用各种动听话术,加深女性的不自信,让“衣柜里总缺一件衣服”的念头显得天经地义。

但转头,女性又在无辜的人(以直男为主)身上找回了自信,“穿得这么普通,还这么自信”。于是,消费决策权只在“数码产品、家用电器、机票酒店预定”领先的直男被嘲没有审美,格子衬衫、冲锋衣、瑞士军刀双肩包,成了导致广大男士被扔到鄙视链底端的原罪之一。

《现代性的性别》认为,女性消费既强化了男性身份和权威结构,也对它造成了威胁:在19世纪后期,消费者经常被再现成一个女人。尽管中产阶级妇女看似置身于社会变革之外,但“她们作为消费者,非常熟悉快速变化的时尚和生活方式,而这两方面正是现代性经验的重要部分。消费文化的出现,促成了女性新的主体形式的塑造,女人私密的需求、欲望和自我认识被商品的公共再现及这些再现所承诺的满足感所影响。”

消费主义话语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女性欲望的话语,该书作者芮塔·菲尔斯基进一步推测,这可能会颠覆两性之间的正当关系,“百货商店是公共空间性别化的一个典型例子,在这个公共空间里,许多男人觉得自己渺小,无助,格格不入。”

在今天,这个空间可能是互联网,直男逐渐成为审美低下、大男子主义、不解风情等糟糕品质的代言人(已经没有人关心是不是),女性似乎控制了更多的话语权。

但建立在消费主义基础上的平等甚至优势并不值得庆祝。因为消费主义本质上只是不断制造需求,满足资本的累积,“解救”的也只是一部分特权女性。

更多的女性困于消费。她们拿着不到男性七成的收入(年,中国城市女性的平均收入为男性的67%,农村为56%),却因为更少的社会资源和更高的匮乏感不得不投资自己的身体,并需要为经期用品额外支出一笔费用。到年,月经贫困已为更多人所知,但更隐形的是粉红税,也即同样的商品对女性开出更高的价格。

美国消费者协会证实了价格歧视的存在,五大类受调查的产品中,女性产品价格更高的情况占了42%,而男性产品价格更高的情况仅有18%,而美国女性平均收入仅占男性的78.6%。

在女性的社会地位没有真正提高前,消费主义所鼓动的“更好更美更年轻”个人主义价值观就不会失效,比如试图跨越阶级的“拼单名媛”还会以各种形式出现。

但今天女性对直男的群嘲就没有意义吗?说真的,多数产品无需区分男女,女性上班穿冲锋衣也不是不行,只是她们过不了自己审美那关。

何况相比审美审视,更让人感到不适的是以性别为由,强加在女性身上的要求。世界经济论坛一篇批评外貌主义的评论文章中,援引英国的一项调查,发现新冠疫情期间在家办公的员工中,超过1/3参加视频会议的女性曾被雇主要求要化浓妆、做头发,或者穿得更具挑逗性一点。

《乘风破浪的姐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36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