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边界当代父母,可能都困在了起
在我住的小区附近,有一个比较大的广场,可能是这周边的住户都是后的原因,以至于广场四周的商铺全是针对孩子的兴趣培训班。
从音乐到美术,再到体育和舞蹈,从胎教幼教一直陪着你到中考高考,几乎涵盖了你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所有门类,各个学科。
就在前段时间,出于对自己孩子将来兴趣培养的考虑,我去一个乐器培训的机构转了转,一方面是了解现在孩子教育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是提前去问问价钱。
更多的培训机构还没来得及了解,也没去细问其他一些乐器具体的学习时间,就单单问了问当下的小孩,学习架子鼓的情况,就让我有了种「真是时代不同了」的想法。
小孩架子鼓学习的最低年龄是三岁(太小连鼓都敲不到),但从预约名单来看,有超过50位家长在自己孩子2岁左右的时候就报了名,而且听说还有更多过来打听的人,恨不得1.5岁就要拉过来培养兴趣。
这只是一家的特殊情况吗?
不好意思,这是「起跑线」上的普遍情况,而且从2岁到18岁,都是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更疯狂。
我曾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怀疑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小时候被放养的自己来说),但在大的环境认知越来越统一,各种机构的宣传越来越不遗余力的时候,一个人对于未来的笃定总像是停在未知海域的一艘小船。
哪怕你是船长,也不得不征求并采纳所有船员的意见。
但我很庆幸,在自己的孩子就快3岁,将要走进「起跑线」大军的时候,让我看到了《成长的边界:超专业化时代为什么通才能成功》(以下简称《成长的边界》)这本书。
这让我接受了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有实现专业化的结果,也让我确定了科学化的「放养」要比不顾一切地投入有着更好未来的事实。
或许在今天,我们很难用一种理论去判定一个孩子未来的成长优劣,但却可以让我们在了解了更多的事实,有了更广泛的认知之后,不轻易盲从,不被环境裹挟。
1
或许对于今天的很多父母来说,刻意练习之下的专业化能力已经被推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
在每一个成年人的社会生活中,都被要求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而且专业领域里的精英们也确实活得要比普通人更加光鲜。
甚至是在网上,你能看到的很多粉丝过十万的人,都是在销售自己的一技之长,让学了很多东西却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人,只能默默点赞,瞅着孩子心就痒痒。
今天的很多父母从不够专业化的时代慢慢走进了需要专业化的今天,因为生活的需要,一方面接受了自己的平凡,一方面又把希望寄托给了下一代。
最普遍的想法是:「要是当初好好去学一个专业,今天我也能当个精英了。」最直接的认知是:「我的孩子要找一个专业的老师带领,这样就能尽早掌握知识,比别的孩子多学一步,就可以拥有更好的人生。」
不好意思,或许这样的想法对于这个时代的发展来说,已经过时了。
专业化在今天的成功往往只能证明在我们还被广泛「散养」的年纪是个不错的选择,所以才会让今天的大多数父亲母亲们后悔自己的“不学无术”。
只是今天的社会,可以从事的行业越来越多,能够选择的成长方向也越来越广泛,似乎已经不足以保证任何一个人可以通过任何单一的一种专业永远存存活下去。
「年轻化」正在汹涌来袭,而「多元化」的知识储备以保证自己在失业之后可以快速就业,又或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尽快实现被管理者向管理者的身份转变,正在成为新的需要。
毕竟,「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话是对,但谁说我们只能成为鸟儿,不能是老虎、大象,或者长颈鹿呢?
2
如果你对于孩子的培养仍旧内心存疑,或是已经确信了前些年大火的《刻意练习》,觉得小时的重复努力还可以让自己在未来实现逆袭的话,那我推荐你读一读《成长的边界》这本书,尝试着让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可以一只脚跨到世界之外,给未来多一些有用的可能。
这是《纽约时报》NO.1畅销书作家、《体育画报》的资深撰稿人大卫·爱泼斯坦于今年在国内出版的一本书,也是比尔·盖茨在年度书单重磅推荐的一本。
它几乎横跨了你所了解的,包括体育、教育、音乐、天文、艺术、科学、商业、医学,以及职场等众多领域,用很多成功者的真实案例和资深研究员长年积累的研究成果,向我们证明了过度专业化的弊端。
同时,也从另一个我们稍显陌生的,但真实存在的角度,指出了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培养通才的重要意义。
书中的很多观点并不是作者一厢情愿的价值输出,而是在大量的事实证据积累下的科学总结,真实戳穿了专业化思维的泡影,也给了我们更客观的,关于成长的建议。
「赢在起跑线的孩子,不一定能赢到最后;经验越多,越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刻意练习并不适用于所有领域……」
书中的很多内容几乎是站在科学的角度,用研究得来的成果,一步步颠覆着我们对于个人成长固有的认知。
作者更在意的,不是在一开始就成为某一领域专才的人,而是希望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尝试,广泛的试错,通过更深层次的类比来实现自我人生更长远的发展。
就像作者在书中说的那样:
「在一个鼓励甚至强烈需要“超专业化”的世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维护广度学习、多样化经验、跨学科思考和晚一步专业化带来的利益和优势。」
或许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我们都在为了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才拼命努力,从大学时代的专业区分,再到职场上一个领域里的持续深耕,都是一条近乎没有退路的单行线。
但从近段时间的职场变化来看,默默耕耘的专业人才同样焦虑到头秃,而更多的有着广泛兴趣的人,总能在华丽转身后迎来新的可能。
我们需要立足现实,对于今天的父母来说,更应该从现实的轨迹当中窥见长远,倘若不能,那不妨从《成长的边界》这本书里面去找一个答案。
3
今天的父母所面临的教育困境,在《成长的边界》这本书里说得非常直白:
「家长们看到孩子面露困惑就觉得浑身难受,他们想让孩子赶紧理解,越快速越简单则越好。但是,学习既应持久(需要坚持)又宜灵活(需要将知识应用于更广阔的领域),追求快速和简单正是问题症结所在。」
可惜的是,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教育的目的正在慢慢和成绩排名接轨,有太多的因素正影响着父母和孩子对于学习的客观判断。
所以会有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一边从老师那里收获知识,一边又用极快的速度把知识还给老师。
往往压力越大的考试之后迎来的不会是与成绩相匹配的知识储备,而是在自我放松的过程中,大量的遗忘,以及对过往知识再学习的厌恶情绪。
就像书中说的那样:
「在学习过程中,一次考试的好成绩可以说明对知识的掌握,但是学生和老师都必须警惕,这样的成绩也意味着快速但转瞬即逝的进步。」
这是刻意练习造成的一个明显弊端,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
大多数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很难有一个长时间的耐心,在学校老师、别人家的孩子,以及每个学期的成绩排名的多重影响下,往往更注重短期的目标达成,从而忽视了长期的知识积累和广泛兴趣的培养。
实际上,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以及今天的教育方式上,一直存在一个「学习知识-复习学过的知识-学习新知识-复习学过的新知识」这样一个反复递进的过程。
在初一、高一、大一,甚至是在职场的实习阶段,这样的过程都有存在,以至于很多人并不在意自己的快速遗忘,而是把全部精力都在了快速学习上面。
只是可惜的是,在成年人的职场生活里,你再也不可能遇到一个能让自己复习的机会,而是不断实用着已经学过的知识,然后一步步深入,用熟能生巧的错觉掩盖了自己在能力获取上的逐渐单一。
这是「专才」的成长弊端,也是「通才」的成长必要。
4
《成长的边界》这本书以老虎·伍兹的专才路径和罗杰·费德勒的通才成长案例开篇,用极具代表性的案例说明了专才与通才在成长上相近的可能性。
然后又从体育的研究不断拓展,列举了开普勒、凡·高,以及围棋三姐妹在通才和专才上的不同发展。
同时用任天堂和3M在不断创新上的内在动力,西点军校在人才保留上走过的太多弯路,以及屠呦呦在获取青蒿素上做出的极大牺牲,等等案例向我们证明了:
未来社会在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需要的是把自己锻造成一把多功能的瑞士军刀,用跨界的思维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范围。
这其实就是「为什么要成为通才」和「怎样让自己成为通才」的问题,也是书中列举这些案例和大量的研究成果的结晶。
但你不要简单地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一点就是通才了,实际上,什么都学一点只是让自己处在一个「通」的阶段,你离「才」的标准还差了很远。
用作者的话说:
「每个人都在埋头挖自己的沟,越挖越深,但是鲜有挖沟者站上来看看旁边的沟,即使能解决自己问题的人就在旁边。」
作者在书中想要阐述的核心,其实是在全面涉猎的基础上,让自己具备融合各类知识并进行迁移的能力。
我们需要的,是在学过之后,可以将毫不相关的事物有效联系,从而培养出更深层次的类比思维,从而让自己拥有,不被实际行业局限的底层能力。
这需要提高获取知识的灵活性,也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掌握知识的有效性。
作者在《成长的边界》这本书中,通过总结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炼出了「建立联系」和「交叉练习」两个非常实用的,提高灵活性的方法。
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先测试后学习」和「刻意不练习」两个能够提高我们掌握知识有效性的技巧。
这是用科学的研究,通过长年累月的实际测算得到的经验,也是站在更高的角度,给予今天的人们足够把握未来的钥匙。
就像今天,不懂音乐的作家不一定是个好老师,又或者一个不会摄影的艺术家一定不是个好厨师一样。
我们都需要坚持把自己的一只脚踏出自己的世界之外,去尝试更多的可能,而不是困在「起跑线」的怪圈里,用当下的思维给未来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
未来很长,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们,都需要在科学的加持下,踏上更合理的,成长之路。
theend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原创自:栗拾三
谢谢你的阅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