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风云变化,请做手持ldquo瑞士
全文图,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上一篇《职场风云变化,请做手持“瑞士军刀”的“水性人才”(中)》中我们分析了个人能力规划需要成为“瑞士军刀式”的多技能人才,今天我们仍然从微观角度探讨应对变化所需锻炼的心理素质。
增强职业反脆弱性,心态上要做适应变化的“水性人才”
增强职业的反脆弱性,除了培养技能上的多样化,更重要的是在心态上的升级。再强的技术技能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心理做支撑,也无法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作用。
记得前些年外企大举迁出中国的时候,很多在外企服务多年的职场精英被迫转向民营企业就业,其中有不少因为“水土不服”在三个月到半年之内就干不下去了。
他们曾经在运行良好的系统中干得非常出色,为什么换了个环境就不行了呢?究其原因就是缺乏“适应性”。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我们能做的只有去适应环境,不可能让环境反过来适应人。不能适应环境的人注定是脆弱的且易被社会淘汰的,所谓“适者生存”也就是这个道理了。
我把能够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及时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的人叫作“水性人才”。他们就像水一样,无论遇到的是树枝还是礁石,都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去改变自己的形态,适应能力极强、兼容性极高。想要建立职业反脆弱性,一定要学做“水性人才”。1、培养自己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首先需要打破过去在思维和工作模式上的惯性。记得在我由外企环境转换到民营企业之初,也像很多老外企人一样,对民营企业的文化环境和管理风格有很多看不惯甚至看不上的地方。比如,跟老板约好了的会谈时间总人说有急事突然来插队的,比如在外企里很多被认为是常识的无需特意交代的事情,在新的环境里却不存在那样的“规矩”。我听到进入民营企业里的外企人吐槽的最多的就是“乱、不正规”,觉得这种混乱的环境限制了自己的发挥。这些抱怨听多了以后我就“免疫”了,进而开始反思真的只是环境的问题吗?经过思考之后,我得出的结论可能会令很多人不服气,但却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面对变化了的环境,人的固守己见远比环境变化本身更可怕。能够挽救挣扎的就是放弃挣扎,从变化中寻找机会。我发现民营企业虽然制度流程不健全,但是决策灵活性很高,对于个人发展而言能够接触到更复杂、更丰富的业务类型和工作范畴,能够参与公司各项业务规则的制定,更有机会把自己多年积累形成的管理理念付诸实践。
民营企业虽然管理有些混乱,但正是因为它乱,才有更多可供我们这些受过正规训练的人发挥作用和价值的地方。这样的环境反而给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空间。后来再听到类似上面那些抱怨的时候,我就会反问对方“外企把工厂撤出中国的趋势你能挽回么?中国民营企业的崛起你能拦得住么?民企的发展和管理从混乱到规范难道不是必须经历的过程么?”我也会这样不乏尖锐地劝一些想不通的朋友“你以为自己是正规军遇到草台班子,不屑于跟人家过招儿,但其实是你不能因地制宜地钻地道、打游击,最终吃败仗的是自己。有时间抱怨,不如好好想想如何在新环境下更好地生存下去。”不得不说,这个世界是唯心的,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取决于自己心里想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天堂和地狱往往只在一念间。2、建立反脆弱性的另一个方面,是要学习从不确定性中获益,并有意识地训练这种思维和心态。假如你跟朋友约好了在某个咖啡馆见面谈事,结果朋友临时有事放你鸽子了,心理脆弱的人可能会非常生气,觉得朋友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但是如果换个角度去想,这个时间段你没有安排别的事情,是不是平白无故多出来一段空闲的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呢?可以用来看一本书,或者逛逛商场什么的,不是也很好嘛。
再举个例子,自从做了咨询顾问,我每天下班都会带着电脑回家,无论晚上是否有工作要做,也不论明天是否要进公司上班。因为做风险管理的我们深信“墨菲定律”,哪怕只有1%的概率,风险就一定会发生!
有一天晚上9点多,我接到部门老大的电话,说明天北京有一个客户需要做内训,原本是上海顾问负责的客户,但是上海雷雨天气,到现在飞机都不能起飞,让我做好准备明天有可能临时顶替上海的同事去给客户做培训。
我放下电话以后马上打开电脑开始做PPT,第二天果然上海的同事因航班取消没能来北京,我就去替他执行了那场培训,还因此获得了不错的讲课提成。
倘若我没能在那几年磨练出随时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恐怕面对突如其来的工作我会感到手忙脚乱,甚至还可能由于临时准备心理压力太大而讲砸。
但是我很感激那些意外的变故,还有曾经遇到的“麻烦”,它们锻炼了我的心脏,也增强了我的反脆弱能力。
某种意义上,我们能接受多少不习惯和不确定的情形,就能从中学习和收获到多少,也就证明了我们的职业成熟度有多高。
现在,总结一下这三天的收获吧:社会发展变化又快又大且复杂难测,作为普通个体的我们想要更加自信、从容地在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最好的办法是做一个“手持瑞士军刀的水性人才”,在技能上构建起自己的职业能力护城河,在心理上锻炼出职业反脆弱性素质。注意,这三篇文章的标题虽然使用了“职场”二字,但正文中却更多使用的是“职业”二字,是因为现在所谓的“职场”将来也有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完——下一篇《上帝视角看“职场”,发展路上不迷茫》,我们再来从宏观角度探讨一下未来“职场”的发展趋势,在不确定性中洞见确定性。
请在文尾设为“星标”或点亮“在看”,认同就“转发”,这样我们才能抱紧不走散!瓦娘喜欢是流淌在心底的共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