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微保水滴保,流量三保的增长
来源:金融界网站
年将是互联网保险的关键一年。
经过了前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互联网保险似乎已经进入了高台期。
目前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保险销售的保险公司数量已经超过了半数,由年的39家,增长到了上半年的家,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而从保监会早前公布的年上半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规模及增长数据来看,年的数据似乎不容乐观:相比年同期,年上半年不增反降,去年下半年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不少压力。
不过随着近期一众互联网保险企业的年报,以及中保协的年度数据陆续公布,头部企业的增速还是给了整个市场一些振奋的理由:众安年财报显示,保费收入.6亿元,同比上涨89%;人保财险互联网渠道同比增速更是高达.4%。
互联网渠道的价值已经在过去几年的大爆发中有所显现,但如果想在年有进一步增长的话,就必须找到真正的增长点,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保险经纪平台,尤其是现在已经成为主流的第三方渠道,至关重要。
一、流量、场景、中介,互联网保险经纪的三种逻辑
保险经纪是一个古老的行当,在“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保险经纪-消费者”这样的一个链条中,为消费者做产品聚合、产品筛选的工作。而保险经纪的互联网化,则是用互联网的流量模式,改造了传统以电销、地推为主的获客手段与途径。
目前国内的互联网保险经纪平台,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互联网中介渠道、互联网场景渠道,和互联网流量渠道。这几种渠道各有特点,在增长能力上各有优劣势。
互联网中介渠道:相对较为传统,典型玩家包括大童、悟空保、慧择等,特点是更贴近代理人和产品端,本质逻辑是有产品了,再去找用户。一般都有较为深厚的保险行业背景,会在保险产品侧资源更为丰富,但距离用户相对较远,自有流量较少。像已经经营了十余年的慧择,目前就与80余家保险公司有合作,对接了千余款保险产品。
互联网场景渠道:顾名思义,是基于场景售卖对应的险种,比如说在小米的渠道内售卖“手机意外险”,在滴滴的平台内售卖“车险”等等。但一般都不是平台的主营业务,因此一方面险种高度受限于场景,另一方面售卖转化要让步于平台产品本身的主体验,需要平台方两相比较做平衡。
互联网流量渠道:以“流量三保”支付宝、微保、水滴保为主,最贴近用户,对各层级市场用户都有覆盖,深度洞察用户需求,具有强大的流量优势,谙熟互联网的获客规则,最有互联网基因,也因此增速最高。
整体而言,过去的这些年,互联网保险平台已经做到了将产品从线下搬到线上,打破产品信息层面的壁垒。那么接下来,实现了最基础的产品信息联网之后,下一步就对真正的“互联网化”提出了切实的要求:如何构建保险消费体系内的用户画像,再如何基于真实用户需求,倒推指导保险产品的设计。
以教科书式的定义来说,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少数成员因该危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本质上,保险是建立在对有同类危险的单位和个人的分类及判定上,因此对于“危险”的聚类能实现更高效率的计算就意味着更高效率的产品——但建立在大数法则之上设计意味着,流量会是一切机制的前提。
也因此,就其中未来增长价值来说,有着大体量用户基数的互联网流量渠道无疑是最有想象力的。
不过,就目前的现实情况而言,互联网流量渠道的存在时间最短,模式最新,“大水漫灌”来的流量如何转化,转化之后又如何让用户画像更精准,都还缺少有效实践,需要时间去探索具体落地的打法。
二、流量渠道不同实践:何为“流量三保”
作为互联网流量渠道的领头者,“流量三保”支付宝、微保和水滴保,目前毫无疑问在“大水漫灌”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但这三款产品的流量实质上又有所不同。
先来看下工具流量的代表支付宝。「深响」先前在《工具流量逆袭》一文中讨论过支付宝现在是典型的工具流量逻辑,一切流量逻辑都基于用户的低频刚需,由多个低频刚需聚合成了用户“瑞士军刀式”的平台。而支付宝的流量量级毋庸置疑,今年年初支付宝宣布全球用户数量已经超过10亿。
但真正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