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并不是你想的样子
文/茹金
你会画思维导图吗?思维导图的发明者东尼·博赞说“思维导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图表”!
而对于很多人来说,思维导图听着高大上,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帮助整理知识的工具表,根本没有值得特别夸耀的地方!
如果你也是这样想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只能说明你没有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记忆、学习、阅读、创新等各种领域,被誉为开启大脑潜能的“瑞士军刀”是自有其道理的。
今天笔者结合东尼·博赞先生的《思维导图》一书,给大家深入浅出的介绍下思维导图的来源、制作要点和思维导图的常规运用。
01何谓思维导图
柏拉图曾说过:“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
可是思维过程有点抽象,难以具象化。于是,世界记忆大师东尼·博赞在某天简单画了几笔,发现可以把难以记录下的内容就记下来了。
这就是思维导图的最初模板。你也可以理解为:思维导图是把大脑思考的过程「画」了下来。
研究者说:人的大脑像一台超级CPU,它的思考过程分为五步——先接收感受到信息,然后储存(即记忆)备用,经过分析后,按你所需要的内容进行输出,最后控制(影响)你(行为或精神)。
这是对思考过程很粗略的描述,实际上记忆的过程也需要动用成千上万个脑细胞;人脑中光负责思考的脑细胞就有亿个。
不过这种肉眼不可见的思考过程,可以通过创作思维导图时的思维「动作」,把大脑的思考过程完全「照搬」下来,让大脑的「云思考」成为眼手可现的「图画」。
说到这里你就明白了,其实思维导图的触发点就是在模拟大脑记忆和思考的过程。
所以思维导图的核心环节是发散和联想,是如何把刺激大脑,帮助自己把大脑中的想法落实到纸上,让思维方式变得「可见」。
每个人在生活中、工作中,方方面面都要做抉择;抉择的依据就是从小到大学习到的那些知识,经历过的生活,总结下来的经验。
但是总是有一些时候,想要记忆,想要应用,想要决策却不能顺利进行,这时把思维画下来,也许就会柳暗花明了。
书中记录了一位名叫永盛的新加坡运动员运用思维导图,为自己成为奥运会十项全能冠军的梦想道路上所取得的进步;“赛事”分支可以快速总结其在比赛中的状态;“策略”分支可以让其对目前进展进行详尽的思考和计划;“健康”分支可以让其在受伤时及时调整策略。
可见思维导图运用的好,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很多问题。显而易见,思维导图是一种好用的梳理思想的工具。那这个工具要怎么用才能用好呢?
02思维导图绘制要点
很多人不喜欢画思维导图,并不是不需要,而是因为看到别人画的花花绿绿的,自己画的太朴素,就不想画了。
制作思维导图的第一要点就是要摒弃「攀比」之心。因为,你画思维导图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自己服务的。也许是想解决生活中的某个决策,或是记录下自己的读书心得,或是盘复工作中的得失。
总之,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最重要的一点是为自己的需求服务,不是满足别人的探知欲和好奇心。
当然,也有需要公开思维导图的时候,比如演讲,或是给别人做一些介绍;美观自然重要,但要表达的内容和逻辑不是更重要吗?!
所以呢,制作思维导图时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也不要怕重制。没有任何事情是一蹴而就的,制作思维导图也是一样。
书中给出的制作思维导图三步曲也是从初制到修整,再到重制;其中的修整过程就是脑中的新思路的碰撞,最后重制一副更复合自己心意的导图。
也鼓励要常复习绘制完成的导图,如果可以尽量再重制。这其实也是一个强化想法和记忆的过程。
所以,你看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画不好,因为思维导图是可以修改的,而且可以多次修改。就如我们的生活一样,也是在变化中不断地调整。
说回制作思维导图的重点要素:基本层级+关键词+色彩(图画)
基本层级就是「底层逻辑」。比如你要记录的是一本讲人生的书籍,那么作者讲人生的几个层次就是基本层级。
比如人生分为的几个阶段:出生、成长、蜕变。然后于这几个基本层级上延伸出分支。比如蜕变可以分为学生时代的改变、成年后的蜕变等。
关键词就是最能代表你这一层级的词语。关键词的选取主要看你是否能复原其意思,换句话说,自己写的词要明白代表的含义。
色彩(图画)是指用鲜艳的色彩或是图形把重点画出来,主要功效在于「突出重点,形成深刻记忆」。
每种色彩都有其特别的指代,在日后复看时提醒你当时的思考。
书中记录了一位名叫图姆的金融从业者的思维导图。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图姆觉得有必要搞清楚自己的事业重心,于是画了一副应对变化的措施导图。
在这份图里,他把现在、未来和行动计划做为基本层级,然后在脑中发散各层级要做的事情和想达到的目标。
对于图姆来说,本是以为事业是最重要的,但是在画作导图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把重心放在了家庭和梦想实现上。
手中所画,心中真正所想。那些有着「好看色彩和漂亮的图形」的正是心中的关键点。
以上是笔者归纳的三个基本要点,书中介绍还有很多,比如线条粗细、箭头指向等等。其实绘画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把思想诉之笔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把它们画出来,这就是思维导图绘制的真正含义。
03如何运用思维导图
以上说了思维导图的基本定义和简单的绘制要点,那么思维导图到底如何运用呢?
在《思维导图》书中,东尼·博赞先生从基本应用和场合应用做了几大类的分析。通读下来,笔者觉得最好的运用是了解自己当下想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你是名学生,你想通过思维导图改善自己对知识的吸收(记忆),帮助你应付考试,理清学科的重点。那你绘制导图的核心就是把这门知识的重点按类别绘制。
按知识点为基本层级发散分支,把重点知识点以关键词的方式绘到图片上,与自己的大脑产生一些联系链接。然后按规律复习导图,让大脑经常看到这些图导,适时重绘强化记忆。
思维导图的记忆好处是让绘图者的大脑加深对该内容的记忆,形成一种反射,最后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当然,如果你想理顺工作,也可以从内心真正在意的点去发散思维。比如下属难以管理,就可以从当下下属情况,现行管理措施,存在问题点等一一通过导图的方式发散列出。
有时一个点就可以激发出很多想法,发现很多问题;思路理清了,问题清楚了,解决方法自然也就不难的。
总之,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拿笔画图。关键点在于你要放下心里的不完羡的负担,认真听取大脑的想法,把它们诉诸笔端。
写在最后
再看《思维导图》让自己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总是在意于外在的表现好不好,而忽略了自己本身到底需要什么。思维导图是一种工具,有其绘制方法,但归根结底是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服务的,重要核心在于我们自己的思维。
所以绘制思维导图不是目的,应用好这个工具把自己的思维理清,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清晰、明朗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你觉得对吗?
图/源于《思维导图》书中插图
写于.12.12-13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