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第三届大国小工匠公开课
“大国小工匠”是中国科技馆年创办的品牌教育活动之一,活动主要面向8-12岁青少年,以STEAM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赛、训相结合的形式,锻炼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专注、精益、创新等优良品质。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科学课程选择,搭建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平台,中国科技馆年“大国小工匠”活动首次采用公开课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第一期公开课中我们以“探秘地下城”为主题,共同体验了设计了“我身边的人防工程”“人防创新技能体验”“构筑未来地下城”等主题课程,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看看孩子们的作品,是不是颇具“小工匠”的风范呢?在第二期活动中,我们请到的不是专家学者,而是中关村一小的王奕恒同学和他的小伙伴(周琰文睿、张安东、聪聪、球球)。他们向观众介绍了电子界的“瑞士军刀”——Arduino。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王奕恒同学和他的小伙伴分享了十几个经典项目,从简单的全彩LED灯,经典声控赛车,到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和无人机,给在场的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年的暑期过半,但第三届“大国小工匠”公开课活动仍在继续。在第三期的课程中,我们将围绕“无人驾驶”“太空Wi-Fi”等内容开展更为精彩的公开课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期又有什么新奇和好玩的事情!第三届“大国小工匠”公开课(第三期)课程介绍1低轨星座与太空WI-FI时代全球可用的卫星大约两千颗,主要部署在中高轨道。而SpaceX、Oneweb、九天微星等公司正在实施的低轨星座项目,计划发射的低轨卫星数量近两万颗。对比中高轨道,近地的低轨道有哪些优势?全新的低轨卫星,与传统高轨卫星相比,有什么不同?数量众多的卫星组成星座,如何为地面提供服务,会对普通人对生活带来什么变化?普通人有机会学航天甚至参与航天项目吗?青少年如果对太空探索感兴趣,应该从哪儿开始学?以上问题,都可以通过低轨星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的分析得到答案。2小学生对“无人驾驶系统”的探索分享无人驾驶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热点,对于中小学生科技爱好者吸引力也很大。四年级的庄天慧同学就很喜欢琢磨“无人驾驶”的原理和工程实现方法。因此庄天慧设计度超声波扫描模块、基于OpenCV的自主限速器、智能交通灯等等。让我们跟随庄天慧同学,以小学生的角度理解无人驾驶技术。3中小学生如何学习“人工智能”的经验分享近年来,“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不但在消费和工业领域发展迅猛,在教育领域也影响深远,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置了“人工智能”专业。中小学如何更好的学习“人工智能”的内容,也为更多的家长所
上一篇文章: 瞒父母游13国回国发热被隔离当事人去前 下一篇文章: AI论技混合整数线性规划及其在建筑领域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9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