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一战二战背后的金融史与世界格局

地中海财团不能和欧盟划等号,欧盟是美以(或者说沃伯格财团与地中海财团)矛盾的产物。欧盟问题里有三个方面,德国、美国财团和地中海财团,地中海财团就是以罗斯柴尔德财团为核心的旧欧陆财团,这个财团在发迹时主要对手是英格兰银行财团,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策动方,他们靠经济波动和逼债危机激化国王和纳税人精英(也就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大商人)的矛盾,建立了自己通过财政借款人-纳税人矛盾关系统治英国经济与政治的金融集权制度。在欧陆上最早形成的类似财团其实不是罗斯柴尔德,而法国的本土财团,这个财团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时期形成,也就是年前法兰西银行代表的法国本土财团。但是拿破仑战争一失败,这个财团就基本上覆灭了,被在法国附近的南德金融投机分子罗斯柴尔德家族接盘了,这样罗斯柴尔德财团就在欧洲进一步扩张了,法国政府本来是想把他当做自己的金融柱石的,但是人家在南德意志、瑞士和奥地利都有业务,所以不乐意这么办,而且金融集权制度(也就是资产阶级宪政),主人不是纳税人代表(政府),而是财政借款人(金融财团),所以人家想不想支持你是另一码事,不是法国政府能决定的,因此为财团的私利,罗斯柴尔德家族实际上在普法战争中害了法国。

但是罗家也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么为了私利而搞坏资本主义国家这个寄生体,对自己的安全和金融扩张力都是威胁,所以他们想要寻求一个更强大、更安全的寄生体,英国肯定是别想了,因为人家有本土的英格兰银行财团,所以指望不上,美国这个时候没有啊,所以他派出自己的一个合伙人去美国探路,这个家伙叫沃伯格,人家到那和美国本土相对弱小的金融资本一结合,就推动了年美联储的设立,但是沃伯格背叛了老东家罗斯柴尔德,自立门户了。德国也成立了受到帝国银行严格控制的金融财团,容克们的银行虽然有收益权,但是没有多少决策权,所以还是比较符合德国工业化发展需要的。这样世界上就有了四个财团:容克七银行财团、英格兰银行财团、地中海(罗斯柴尔德)财团和美国的沃伯格财团。

一战摧毁的就是德国的财团,德国那种政治集权与金融集权相结合的模式工业发展速度太恐怖(这种模式也是Sino用的),所以首先遭到英法美联合绞杀。然而你不可能彻底绞杀干净,因为罗斯柴尔德在南德意志仍然有金融势力,就导致协约国不可能对德国经济赶尽杀绝,但是法德之间的仇恨导致不可能由法国金融资本输出去控制德国资本市场(地中海财团不希望法国做大也是重要原因),英国也忌惮法国做大,但是如果英国自己援助德国,很显然另外两个财团都不傻,就会联合绞杀英国的财团,英国法国都不敢接盘德国财团覆灭后的烂摊子,美国就出场了。美国为什么不怕被绞杀?因为他知道罗斯柴尔德还是对沃伯格抱有合作幻想,所以法国这一方面就不会强烈反对,甚至会有意讨好,这样英国也就不敢动杀心了。美国就这样进入了德国金融领域成为主导,这之后英法都被动了,他们为什么绥靖?因为你反德实质上就等于反美,你有那个实力吗?德国-美国资本市场都被美国拿住,英法又不能保证绝对合作,也就各自绥靖了。

二战的目标就是英国财团,美国沃伯格财团一个一个清理掉对自己有威胁的对手或者竞争者。二战就是复制一战经验,不过德国已经丧失自主权了,成了美国攻击英国的遥控丧尸。年经济危机的时候,德国是欧洲最早跟随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经济体,而英国也受到牵连冲击,但是英国又英联邦撑着,所以到年渥太华帝国会议时反而靠所谓的“英镑集团”稳下来了,美国猴急,只能怂恿英国和自己一起援助德国“反苏”,实际上英国被耍了,德国首先打掉的正是绥靖的英法凡尔赛体系,而不是苏联。

这里扯一个题外话,就是希特勒为什么不吞并瑞士?还有罗斯柴尔德的地中海财团在二战后怎么样了?第一个,希特勒用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行(包括德国凡尔赛赔款、英美对德冲锋队等资助的主要渠道)洗钱,把从欧洲各国抢来的黄金什么的放在瑞士和美国做交易,即便是美德互相宣战的年后,美国在罗马尼亚的炼油厂也没有被德国征收,而是继续和德国保持贸易,这种收益仍然归美国资本所有,所以很难说美国参战后在二战中就是干净的。第二个问题,罗斯柴尔德怎么样了。大部分在法国和奥地利的资产都被捣毁和没收,法国的一部分分支逃亡英国,瑞士的分支没有被破坏,英国和瑞士的这两个分支就是战后地中海财团东山再起的基业。但是相比战前可以说是元气大伤,完全无法同日而语了。

战后英格兰银行财团被摧毁,年英国政府干脆把英格兰银行国有化了;地中海财团被重创,靠着瑞士和英国分支苟延残喘。二战后美国搞了马歇尔计划,名义上帮助西欧回血,实际上也是在攫取欧洲市场,给战时扩张产能软着陆找下家市场。德国回血又受到了美国金融资本的支持,但是法国人不想再打了,所以在地中海财团很虚弱的时候强烈要求实施德法合作,这看起来像是两个国家合作,实际上是地中海财团与被美国金融资本半控制、但有强大工业潜力的德国纳税人精英(工业资产阶级)的合作,防止被美国资本进一步损害,所以欧盟本身是地中海财团与失去独立金融财团的德国之间反抗美国进一步金融控制的一个机制。欧元本身是对西欧联合浮动汇率的一个升级。所谓联合浮动汇率,是针对美国当年70年代赖账废除直接金本位反向从西欧日本吸金的一种抵制,90年代为了防止美国通过南斯拉夫内战调动德法矛盾激化而进化为欧元。

罗氏为核心的地中海财团,三头下注。第一,是他自己独立的存在,主要代表就是不加入北约也不加入欧盟的“永久中立国”瑞士;第二,和德国合作,抵制美国,代表是欧盟;第三,和美国合作,学习二战中德国得到美国资助对外扩张狐假虎威的经验,代表就是英国。所以欧盟内部并非是铁板一块的,而英国自己也不是一个纯粹独立的国家,他已经丧失了独立的金融集权阶层,所以只能靠在地中海和沃伯格中间反复横跳保命。英国脱欧就是在美以矛盾(两财团)加剧的情况下抽离对抗中心的缓兵之计,同时为了润滑两者矛盾,促成了标志着两财团合作遏制中国的AUKUS同盟。他三头下注,是被二战吓破胆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是容易死掉的。

说到这里我一直没提以色列,但是以色列非常重要,因为地中海财团的核心其实在以色列,只是他的主要资产都贮存在永久中立的瑞士,这也是避免资本市场受到中东战争波及的考量。以色列原先是英国讨好地中海财团帮助自己东山再起的赠礼,但是后来美国强行赶走了英国,于是形成了沃伯格财团和地中海财团之间的“封君封臣关系”,原先罗氏是想要通过英国-以色列作为武力工具对外扩张实现自身利益的,但是美国把英国冲走,英国就成了罗氏和美国财团共同的“枪”了,地位下降了。之后几场中东战争,都是美国为了阻挠俄国和西欧之间交换圈形成的下套。以色列-地中海财团的利益和美国对其利益的尊重在对苏能源金融狙击战后得到长足发展。

所以,欧洲、俄国,都不是棋手,是棋子,而乌克兰是更小的棋子。真正的棋手是以色列和美国。以色列和美国都希望掌握欧洲的金融主导权,但是欧洲不傻,所以建立欧元区靠着地中海财团负隅顽抗美国的攻势,那怎么办?那就靠能源建立起稳定、广泛的支付渠道。中东的石油是70年代美国就间接控制的,但是伊朗发生葛明,导致美国在中东的能源控制也不全面;欧洲为了自己的金融相对独立,也不会大规模替代中东的能源(乌克兰战争前),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微妙的博弈方,那就是最弱的俄国。以色列对于俄国没办法消灭掉,只能“善意中立”,防止美国拿下俄国的能源出口主导权,进而控制欧洲的金融主导权。美国则防范已经搭建起欧元合作的欧以双方通过能源进一步绑定,所以美国担心的是以色列对不在沙美能源集团圈子里的伊朗单独下手。美国也想下手,但是要把伊朗收入囊中,只是代价比较大(越战那样的持久消耗战)。这就是三个问题的相互关系,俄以关系相对和睦,而美俄、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矛盾尖锐的原因。欧盟左右横跳的程度比英国要小一点,主要是因为德国的存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31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