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于战争之外的两个弹丸之国,希特勒也不

二战初期,法西斯的势力几乎是席卷欧洲,从闪击波兰开始,德国的战火就在欧洲大陆上蔓延。但是就在这熊熊战火当中,却有两个弹丸之国,幸免于难。

与其说是幸免于难,倒不如说是希特勒不敢动。当时欧洲大陆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凭一己之力和德国抗衡,那么希特勒为什么不敢对这两个弹丸之国发起进攻呢?这两个弹丸之国又是哪两个呢?

这两个国家分别是瑞士和瑞典。说起瑞士,想必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瑞士银行。瑞士银行的确是牵制希特勒的一个重要原因。瑞士有自己国家的传统,从拿破仑时代,瑞士就是永久中立国,和欧洲其他国家都有协约。当然,仅仅只靠协约是不够的,当时对战争几乎疯狂的法西斯势力是不会管什么协约的。

希特勒有他自己的考虑。首先,瑞士银行就是极大的牵制。战争拼的就是财力。因此,德国也从其他国家掠夺了大量财富,而这笔资金,当时主要是靠瑞士银行来洗钱。因此,如果希特勒动了瑞士,相当于是自断财路。没有大量资金的战争是很难以支持下去的。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瑞士原本就是一块硬骨头。想要不受到其他国家的侵略,就要自己足够强大。虽然瑞士不参与战争,但是不代表他们不搞军事。瑞士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政策。每一个瑞士公民都经过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应对战争。

因此,瑞士的几十万公民都是优秀的战士。所以虽然德国并不惧怕瑞士,但是攻打瑞士对于他们来说得不偿失。

至于瑞典,外交政策和瑞士是一样的。他们不结盟,不参战。同样,实行全民皆兵的政策。而且他们国家的兵役制度非常严格,每一个成年的瑞典公民都要参与军事训练,而且基本上都是在参与实战。瑞士银行能够为德国带来利益,那么,瑞典有什么呢?

通过前文,我们知道战争是需要拼钱财的,同样也是需要拼资源的。德国除了鲁尔区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丰富的资源。而德国工业的主要资源就是来自瑞典提供,德国每年从瑞典进口的铁矿石占1/3。所以德国宁愿绕过瑞典去攻打芬兰,也不想和瑞典撕破脸。

而对于瑞典来说,只要德国不先动手,他们还是保持着中立的态度。在战争进行的过程当中,瑞典和德国的资源经济来往并没有中断,德国也不会向自己的贸易对象下手,否则他们将会失去制造武器的资源来源。

事实证明,这两个国家都对德国有一定的帮助,他们对德国有利用价值,而且本身就有着很强的军事实力。虽然当时的法西斯势力是不讲道理的,但是希特勒作为一国之首,还是懂得权衡利弊的。

这也告诉我们,中国若想保持和平的环境,就需要加强自身的军事实力,同时,在贸易上还要与其他国家有所牵制,这样一旦战火爆发,对方就会先考虑利益牵扯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3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