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被石英风暴摧毁的瑞士机械表行业,
钟表迷们应该都知道,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过一场“石英危机”,物美价廉的日本石英表席卷了整个瑞士机械表行业。在短短六七年的时间里,瑞士机械表几乎收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成百上千的表厂到底,超过数十万的钟表工人失业。
有趣的是发明石英表恰恰是瑞士人,合着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石英表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就是石英晶体通上电,发生震动,然后传递到马达就会驱动指针;石英表的精准度非常高,并且不会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这一点比机械表好上百倍,而价格却只有机械表的零头……
当时钟表界的世界杯是瑞士Neuchatel沙泰尔天文台比赛,每一次排面靠前的清一色都瑞表。可是到了年这种情况发生变化了,一块日本的石英表打破了这个平衡,一下干掉了百达翡丽、劳力士、欧米茄等等一些大牌;次年年精工又推出一款载入史册的腕表:SeikoQuartzAstron,这是一块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石英表。
那个年代石英表可谓风头正盛,凭借超高的精准度和实惠的价格几乎占据了整个市场;而瑞士机械表几乎是要被领盒饭的节奏了。那么就在这种情况下,瑞士机械表到底怎么活过来的呢?
这时我们就要说一下瑞士机械表的大英雄——尼古拉斯·海耶克,这个人可了得了,他发明了一种只需要51个零件的石英表(比日本石英表少个零件),大大降低了故障率和制表成本。
它的限量第一年就突破了万只,而3年后的销售额达到了万只!
除此之外尼古拉斯·海耶克还售后了很多濒临破产的腕表吵厂家,比如欧米茄、浪琴、宝玑、宝珀等比较有历史底蕴的品牌,这就是如今斯沃琪集团的前身。
很显然石英表对比机械手表优势太过明显,那么机械表想生存到底该怎么般呢?
那时瑞士表和现在不一样,现在说起瑞士机械表几乎都是奢饰品,可是那个年代除了极少数的奢侈品外其他都还是普通的日用表;所以如果还是大规模生产日用表是不可能竞争过日本石英表的,那么机械表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专心做一个高冷的奢饰品。
一次危机让低端石英表直接失去了生存空间,而生存下来的高档机械表就好似浴火重生一样,变得无比坚韧。
并且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瑞士机械表开始实施全球化的品牌战略,引导了世界奢侈品消费的浪潮。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品牌们进一步开拓了世界市场,彻底激活了中东和东亚地区。可以这样说能够跟得上这个潮流的品牌都一焕然一新,而那些守旧的都已销声匿迹。
传统的机械表行业发展至今已经收上百年的历史,虽然机械表也只是一个时间工具,但是如今已经成了一种文化,或者说是一种情怀具拥有了更多意义。
『潇洒玩表』,一个让你了解更多腕表知识的钟表自媒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