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一个让人上瘾的地方丨海外夜谈

北京白癜风哪里治得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图片来自作者

壹读

文丨柳唐Sir

我有幸被派去T公司瑞士总部培训学习一个多月。一起被派去的还有王总,以及三位同事,共五人。

因为出去的时间比较长,两国气候、文化风俗差异又大,所以大家都想尽可能把必备的用品带齐。于是大家就问欧洲经验比较丰富的王总。谁也料不到,王总的建议是:方便面、老干妈、米!

下巴都要跌掉!王总去过数次英国,想必是被Englishfood吓怕了。多少中国留学生回忆起英国的“potatoandfish”,总像是做了场噩梦。

到了目的地,不得不佩服王总的先见之明。虽然我们的三餐由对方买单,去的是镇上很好的餐馆,吃的是三文鱼、牛排、培根、土豆泥、沙拉,但味道真不行,卖相也大都不佳。也许是中国饮食太牛,把我们的嘴惯坏了,于是同事有时干脆在酒店吃方便面,或煮锅粥拌着老干妈吃。

△湖边的餐馆

是的,没错,我们的目的地是一个小镇。世界排名前三的高科技公司,T公司的总部就在瑞士圣加仑州的一个小镇。小镇只有一条街,一眼可望到头。T公司总部的建筑也不是什么庞然大物,就是一栋民宅,和旁边的普通民宅真的没什么差别。

当我们得知这个山坡下的小镇就是我们的目的地,那栋毫不起眼的民宅就是我们要学习培训的地方时,我的心是崩溃的!说好的高大上,高精尖呢?

△山坡上,俯视下的小镇与湖

可当我们生活了一天,我迷恋上了这里,觉得生活就该是这样的。

酒店也是一栋类似民宅的建筑,房间摆设简洁大方,不管是墙壁、窗帘、还是桌椅都是白色系,真像童话里洁白的城堡。从酒店到T公司,步行二十来分钟,不像在国内,要挤公交地铁,有钱自己开车吧,又堵得慌。小镇上任何两点之间,步行都可到达。

△山坡,野苹果树,民居

我最喜欢下班的时候,夕阳还没下山,斜晖金灿灿地铺在绿草如烟的山坡上。吃了晚饭,我们都不急回酒店,而是逆着斜阳爬上山坡。坡上的民居洋房,间隔有些远,像草地上散落的彩色蘑菇,房前屋后是各色斑斓的花木。坡上还有野生的苹果树,此时正值深秋,野苹果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小苹果。我们各自摘了一个,味道有点酸,可是感觉好极了。

△山坡上,枝头沉甸甸的野苹果树

有时饭后不上山,就绕着阔大的博登湖(德语:Bodensee)散步。博登湖是瑞士德语区(瑞士有4种官方语言,多个语言区)最大的湖泊,异常辽阔,碧波荡漾,映着蓝天白云,远处还有白帆点点,美极了。小镇是山坡下的小镇,也是湖边的小镇。湖水竟没有任何杂质,清澈得像山泉水,看一眼就觉得整个人清爽无比,据说可以直接作饮用水。博登湖深处,有座迈瑙岛(Mainau),是个非常美丽的花园小岛,岛上还有许多历史建筑,已经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可惜,没有机会一睹芳容。博登湖不全属于瑞士,而是德国,瑞士,奥地利三国边界湖,由三国共管。搭上博登湖的轮渡,开上小车,或者坐上火车,一两个小时,就出国了。

△辽阔的博尔登湖,清澈的湖水

小镇的人周六很喜欢到湖对面的德国超市购物,这倒不是因为小镇商品匮乏。小镇虽小,可商业却发达,瑞士的三大超市,各种名牌钟表专卖店,可口的巧克力如瑞士莲,国际品牌如CA等等,只要是大城市里有的,这里基本都有,且货真价实,不像国内的十几线小镇,卖的都是山寨货,残次品。小镇人之所以喜欢到对岸去,就像十几年前香港人到深圳逛超市,如今深圳土豪到香港扫货一样——便宜!是的,虽然德国在我们看来已经发达得不行,但是物价还是比瑞士低一些。

小镇虽然什么都不缺,但对中国吃货来说,还是缺了一样——中餐馆。不得不佩服T公司的服务,周到而体贴。在我们对中餐快思念得走火入魔之前,及时安排了一次中餐之旅。车往东边开了一个小时,终于到了中餐馆。中餐馆的门面非常简单,但是馆内装饰很舒服。店主却不是中国人,而是马来西亚华裔。这店也不在瑞士,而是到了奥地利。这顿饭当然不是心心念念的味道,卖相和西餐没什么区别。不过这段经历,从瑞士去奥地利吃马来西亚人做的中餐,本身就很有趣了。

△像西餐的中餐

小镇的生活非常富裕,然而这富裕并不需要人们牺牲太多的时间在工作上。小镇的商店平常晚八点关门,周六下午四点下班,周日关门。来这么久,极少见到T公司加班。如今丰富的财富,既得益于历史的积累,更得益于现代的高效率与创新精神。想想一个小镇就有一个世界级的大公司,不是高效与创新,还有什么呢?

家底厚实,心就不焦虑,人也从容潇洒。S老头,是T公司退休的员工,如今与貌美的妻子常常开游艇或帆船享受湖光山色。我们来后,他被T公司邀请回来,周末陪我们到处参观。我们都很喜欢性格和善的S老头。可我最喜欢他的开车技术,都快七十的人,开车还平稳如壮年。别看老头满头银丝,身体那是杠杠的,虽没有蒜子肉,但皮肤紧致有光泽,想必经常锻炼。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老头的父亲,九十多岁了,也还开着车!瑞士人认为,开车是人与生俱来的技能,没有不会开车的人,也没有不能开车的年龄。社会能如此放心一个近百岁的老人到处开车溜达,铁定有一个有序安全的交通环境。S老头说,在瑞士,如果司机看到行人过马路,一定会停下来,让行人先过。如果行人犹豫不决,还会摇下车窗,招手示意。

△碧波万顷,点点白帆

小镇虽然富裕,并没有挥霍的风气。记得临走前,T公司为我们送行,请吃瑞士最有名的大餐——芝士火锅(cheesefondue)。听到“火锅”两个字,口水就忍不住流出来,满脑子都是牛羊肉、海鲜、肉丸……谁知这芝士火锅,不过是一锅奶酪加一些面包碎片。吃时,在奶酪锅底点火加热,用一根比筷子还长许多的叉子,叉起小面包片,往奶酪锅里搅一搅,便吃了,如此而已,并没有大鱼大肉。奶酪是原始的味道,对于我们这种第一次品尝的人来说不是太好吃,谁叫我们习惯了国内各种口味的酸奶。好几次都想不吃了,可想到这里用餐必须“光盘”的文化,不得不强迫自己吃完。幸亏当时没有提任何意见,要不很能被店主请出餐馆。高晓松曾在他的《晓说》里谈到,某次去瑞士游玩,不小心进到一家芝士火锅店,觉得只有芝士和面包,太简单,就要求加点香肠、香菇啥的,最后竟被经理礼貌请出店,说他不尊重瑞士传统文化,不尊重这个百年老店,影响了其他客人就餐,所以不欢迎他就餐……

小镇的生活,让我想起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陶渊明如果现在还活着,又来到这个小镇,一定会喜欢上这里。而我觉得这里比陶渊明理想中的桃花源还好些,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远离喧嚣,还生活便利,可以过隐逸的生活,也可以同时拥抱社会。出世与入世凭心情自由切换,没有任何冲突和困难。如果陶渊明真生活在这里,想必不会再有隐逸的想法。这里把古时的田园牧歌和现代化的便捷高质生活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是我心中最完美的现代化田园牧歌生活。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可以长按下面这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