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宝基金原女经理老鼠仓获利过亿,背后是一

斑蝥酊斑秃 https://m-mip.39.net/zl/mipso_4324267.html

9月9日,裁判文书网曝光了华宝基金原基金经理蒋宁及其亲属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非法获利超1亿,在判决书中更多细节曝光在大众眼前。

根据一审判决书据蒋宁自己交代,在其任职期间,其父亲有时会问其有没有好股票,其就会向他推荐几只,有时怕他记性不好,还会把股票的名称写在纸上给他。

公司给蒋宁配发的笔记本电脑其每天下班回家都会带着,用于接收邮件进行研究。

此外,蒋宁任职期间,除在家向其父亲推荐股票时蒋宁丈夫王某也在场,平时会和王某谈论股票,主要聊一些基本面、大盘方面的事情,有时其出差回来,也会和他聊调研公司的一些情况,觉得调研公司不错时,会顺口说准备买点,但是其不会和他说其管理的基金买卖股票的具体情况。

蒋宁任职期间曾向丈夫王某透露基金信息,一是蒋宁向其父亲口头或写在纸上推荐股票;二是蒋宁拿回家的基金当日持仓明细及与丈夫王某交流情况;三是蒋宁去外地出差调研后与王某交流的信息,也曾跟随蒋宁去上市公司调研。

“想把家里的资金通过炒股的方式进行财富积累,因为蒋宁在基金公司做经理,有这个便利条件。”王某玉表示,通过这些账户,其挣了大约一个亿。

截图来自《西虹市首富》

什么是老鼠仓

从上面这个案例我们也可以大概知道,这种将以公谋私的利益输送行为就是老鼠仓。

具体的操作是指券商、公募和私募基金在用公有资金在拉升股价之前,先用自己个人(关系户)的资金在低位建仓,待用公有资金拉升到高位后个人仓位率先卖出获利,当然,最后亏损的是公家资金和投资者的利益。

截图来自《华尔街之狼》

有一部电影《华尔街之狼》剧中小李子扮演的贝尔福特就靠老鼠仓暴富,贝尔福特之前是一个券商的经纪人,失业后开始与邻居丹尼·波鲁什租了一家二手车经销店车库,拉来一大帮诸如毒贩之类的合作伙伴,创办了此后臭名昭著的投资公司斯特拉顿·奥克蒙特。

贝尔福特将目标客户瞄准了富人。他利用部分富人爱赌博的心理,先用蓝筹股取得信任,再销售垃圾股,并系统性培训出一支营销队伍,这支队伍根本不懂金融,但同样擅长包装和营销,一时间公司赚得盆满钵满,贝尔福特获得了“华尔街之狼”的称号。

截图来自《华尔街之狼》

紧接着,骗局再度升级,贝尔福特操纵股价,建老鼠仓获利,通过为鞋业公司史蒂夫·马登进行股权融资,一夜赚了万美元,在银行家苏里尔的帮助下将这笔钱存到了瑞士银行。

现实中,自年唐建首度因基金“老鼠仓”遭到处罚以来,已有南方基金原基金经理王黎敏、景顺长城原基金经理涂强、长城基金原基金经理刘海、长城基金原基金经理韩刚、国海富兰克林原基金经理黄林、光大保德信原基金经理许春茂、交银施罗德基金原基金经理郑拓、李旭利、吴春永等等多位基金经理被监管机构处罚。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机构“老鼠仓”涉案人数已经超过40位。

可以出一部“老鼠仓”的监狱风云

老鼠仓的还要上演无间道

截图来自《无间道》

基金公司历来明文规定,比如基金经理需要如实报备个人和家属的投资信息、要公平对待所有投资人、不得进行利益输送、不得从事内部交易、不得利用内幕信息以及未公开信息自己或操作他人账户进行股票交易、不能为他人提供投资咨询等来防止“老鼠仓”的方式。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基金经理为实现“老鼠仓”的目的,大多都采取了一定的反稽查措施,比如代持非家属的账户,一来不报备,二来规避监管。

反稽查能力强的基金经理会将证券账户先后转挪于国内多地、多家证券营业部,账户资金更是通过其亲属、朋友等人的银行账户多次过桥走账,刻意规避监管。

有的基金经理则是通过手机或笔记本操作第三方账户下单,有的只是下达指令提供信息,雇专人进行交易操作。

由于基金经理交易时间备案电话通常被监听,所以就在零售店购买不记名的手机卡下单,下单之后还没忘记用剪刀剪掉再扔掉。

比如,马乐先后购买了十几张神州行电话卡,通过电话下单,然后每隔几个月时间就把电话卡丢弃,最终换了多少张不记名电话卡他自己都不记得了,于是,最终败在了一通交通事故的报案电话上。

躲避监管的各种骚操作堪比电视剧

还有的涉嫌假离婚、让小姨子顶包、手机单线秘密操控、损毁涉案电脑破坏操作记录、存在“共谋”、“串谋”等情节。

“老鼠仓”不仅仅只发生在掌握核心信息的基金经理身上,甚至发生在交易员身上,有的基金公司内控机制不完善,导致股票交易员能够看到所有基金经理发出的关于股票买卖的指令,于是心生邪念。

更为离奇的是,华夏基金原债券交易员王鹏,这位老兄利用暗语跟父母传递操盘记录。办案人员在获得该交易员的通信工具后,发现其经常会电话问候父母血压高不高?早餐吃什么?看上去都是家长里短的问候,但跟交易数据比对,才猛然发现这个交易员的电话问候竟跟父母的股票交易密切相关,血压高=抛出,吃什么=买入。

老鼠仓不仅只有基金行业

公募私募基金

年泰信基金的基金经理柳菁利用职务便利将获取的未公开信息泄露给云腾投资实控人姜维君,或听从姜维君的意见使用泰信蓝筹基金的资金买卖特定股票,姜维君则使用控制的股票账户进行趋同交易,其中趋同买入金额达8亿元,最终获利万元。

柳菁为其抬轿的基金为泰信蓝筹精选混合基金,案发后规模迅速缩减,成为一只迷你基。截至年6月30日,该基金规模为0.72亿元。

姜维君控制的3名个人账户及“云腾一期”私募基金账户与泰信蓝筹基金账户趋同买入且趋同卖出股票76只,趋同买入金额7.99亿余元,趋同卖出金额6.08亿余元,获利万余元。

二审判决结果在维持违法所得追缴的基础上,改判姜维君判处有期徒刑5年9个月,并处罚金万元;改判柳菁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万元。

债市

年“债市打黑”风暴中出现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将本来属于金融机构的利益通过高买低卖输送给“丙类账户”,并由个人私分。

债市“老鼠仓”主角——“丙类账户”

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账户按开户者不同分为三类:

甲类账户——主要为商业银行;

乙类账户——主要为券商、基金、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丙类账户——大部分为非金融机构法人。

丙类户的开户门槛低,账户交易缺乏实质性监管,不少丙类户的实际控制人是金融机构债券交易部门中供职的资深人士。一些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在外开设丙类户,在发行环节拿券,在交易环节与金融机构之间开展代持等灰色行为,借机向关系人违规输送利益。

通过“丙类账户”花式输送利益

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利用本公司账户与其控制的丙类账户在债券交易中“高买低卖”,丙类账户即可获益,从业人员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利益从公司账户输送到自己控制的账户中去。

现阶段通过内幕交易进行非法利益输送主要通过异常的结算模式和结算价格来进行。当存在内幕交易和非法利益输送时,交易一方金融机构的人员与丙类账户的人员相勾结,丙类账户实质成为强势方,利用有利的结算方式,以及收付款和收付券之间的时间差,实现空手套白狼。甚至还存在金融机构直接低价卖出、高价回购债券等形式向丙类户直接送钱行为。

两个相同的“丙类账户”,分别是由赖某和王晓勇实际控制的上海唐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年1月,唐纺公司与兴业银行建立债券结算代理关系;由王晓勇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上海泰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年10月,泰慧公司与包商银行建立债券结算代理关系。

案例中的被告有两位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分别是原中航证券固定收益部债券交易员张蕾和原榆次农商行债券交易员的王晓勇。

他们是如何进行利益输送的呢?

判决书显示

年至年间,张蕾先后与赖某、王晓勇等预谋,将属于中航证券的利益输送给丙类户唐纺公司、泰慧公司,由个人私分。张蕾在此过程中交易28只债券,获利金额总计人民币.万元。

年4月至年5月,王晓勇先后与张蕾预谋,通过控制债券交易环节和交易价格等手段,将属于榆次农商行的利益输送给丙类户唐纺公司、泰慧公司,由个人私分。王晓勇在此过程中获利总额达人民币.万元。

年6月至年6月,王某与张蕾预谋,利用王某担任工商银行资金营运中心债券交易员的职务便利,在“08铁道部MTN2”、“08中石油MTN1”两只银行间债券交易过程中,通过控制债券交易环节和交易价格等手段,先后通过张蕾将属于工商银行的利益输送给丙类户唐纺公司、泰慧公司,获利总额达人民币.万元。上述获利数额由被告人张蕾、王华、梁某、赖某、王晓勇私分,非法占有为己有。

外延到保险、券商、私募

年2月,证监会官方网站通报了平安资管原投资经理夏侯文浩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这也是证监会查处的首例保险从业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

当时,保险公司并未禁止员工开设股票交易账户或者强行要求关闭账户,但规定员工本人及其直系亲属账户和每笔交易都需要及时报备。此后,包括平安、国寿的多名负责权益投资的投资经理相继落网。

年10月,西南证券原副总裁季敏波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被判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60万,这也是券商“老鼠仓”第一案的主角。为了让“老鼠仓”能够低位吸筹,季某甚至不惜用公司自有资金进行砸盘,让某只股票上演了开盘后瞬间跌停的壮观场面,从而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

事实上,大多数的“老鼠仓”案主要发生在年之前,尤其以年前后最为集中,近年来,随着监控体系的完善和相关机制、体制的健全,持牌机构的“老鼠仓”案件已越来越少。

然而,一个新的变化是,在基金、保险、券商“老鼠仓”开始落下帷幕时,私募竟来“接棒”。去年8月,证监会通报了深圳市凡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刘晓东、杨威、李儒柏等人实施“老鼠仓”交易,涉案金额6.07亿元,合计亏损.7万元。

去年6月,福建证监局相继挂出两起针对“老鼠仓”的处罚决定书,其中,鸿腾资产原90后基金经理颜财光操作本人账户,先于、同期或稍晚于同公司私募基金买股,合计成交金额98.万元,盈利.68元,福建致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员工万星溢同样是先于、同期或稍晚于同公司私募基金买股,合计买入金额47.9万元。

作为私募证券基金从业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的行为严重背离其受托人的信义义务,在违法性质、违法手段和危害后果等方面与公募基金并无差异。

大数据监管下无所遁形

大数据的作用在小微网贷上已经发挥出了强大的能量,阿里小贷完全借助于大数据挖掘,在只有多个员工的情况下,就给70万家小微企业放贷款,累计放贷已经超过多亿元。这是传统银行不可想象的。拼的是高效高科技手段的大数据,而不是人海战术。同样,将大数据应用在金融监管方面也有广大的应用场景。

证监会在传统监管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监管部门人员突然袭击,出现在证券基金公司,让所有人员立即离开,然后在证券基金工作人员电脑中现场检查发现线索。二是依靠内部举报。其中有些老鼠仓是基金经理的“小三”举报,还有原配因为离婚财产分配不均举报,办公室斗争的同事举报。

将“大数据”分析挖掘应用到证券基金监管中绝对是方向,绝对是远远超越传统监管方式的一把高科技监管利器。对于监管部门利用“大数据”利器,在挖出基金老鼠仓上小试牛刀却大获全胜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大数据”分析挖出基金老鼠仓,监管方式是主动的,全面的,高效的,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老鼠仓。“大数据”用来挖老鼠仓,主要是基于沪深两大交易所每天的海量数据,对账户交易、账户关联情况、股票涨跌等非常具体的指标进行监控,交易所能够直观地匹配到交易机构,通过趋同分析,进一步人工筛查之后,锁定目标的准确率非常高,甚至已经罢手的过往老鼠仓行为也能查得出来。

总体来看,在不断完善惩罚制度、加强监管和违法行为鉴别能力,通过结合大数据等科技工具,联合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在提高“老鼠仓”违法成本的同时增加行为侦测概率,让居心叵测者望而却步。

#最大老鼠仓案#

声明:本文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富科技观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引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75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