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mbl瑞士南瓜Nagra英国dC
各位看官且别奇怪为什么会在此发文,这一切都是dCSVivaldiOne的错!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数位讯源的演化过程也是如此。一开始的CD播放机都是单机式,而后渐渐出现分工的两件式、三件式,当然也有四件式了,CHPrecision应该可以更多件?然而,数位流兴起后,又渐渐出现把许多功能都整合起来的机型。
我用着的dCSVivaldiOne就可以是其中代表作,单一机身里建置了所有想得到的使用方式:CD以及SACD光碟的播放,Roonready数位流的播放,当然也可以当成DAC使用,不但有一组USB输入可以连结电脑播放档案。
另一组USB接随身碟,还可以外接数位转盘,除了该有的同轴输入(有3组,保证接收kHz/DoP64)、一组光纤(96kHz),AES的数位输入就有两组,这两组合併使用时是可以接收最高达kHz及DoP64/,然而分开来各自都可以独立运作接收kHz/DoP64,也幸亏有这个功能才促成了本文的诞生。
是的,本文是挑战没人嚐试过的3个转盘之间的横向比对:首先是VivaldiOne内建的EsotericVMK3VRDSNeo,再来就是两个不同世代的飞利浦读取系统。mbl用的是CDM-12pro,Nagra用的是CDMPRO2。
因为AES端子配搭上高阶的TransparentReferenceXLAES数位线,可以确保传输的精确性,所以VivaldiOne上面这个罕见的两组AES输入,让我得以尽情享用dCS先进的RingDAC功能(我的认知是AES优于同轴),当然飞利浦系统只能读取CD,所以只能就这部份来进行。
负责任的厂家虽然外购读取系统,一定会自行Modify,每家都有自己的秘技,不一而足。外观上,mbl最简单,掀盖式加上像锻造钢圈般的CD镇;dCS就是一个滑动抽屉式的承盘(碟片在抽屉闭合之后才会固定在读取系统上);Nagra最可爱,虽然也是滑动的抽屉式,但是整个读取系统都是固定在这个抽屉一体的,也有一个小小的磁吸CD镇。从这里就可以看到厂家的各显神通,基本上都是尽量让读取系统稳固的工作。
接下来就是momentoftruth,进入实际聆听的阶段:
第一个登场是郑京和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里面大家都熟知的「夏康舞曲」,选择熟悉的音乐是可以专注于分辨音色、音质上的不同。两组飞利浦系统都有倾向于较宽松的走向,Esoteric则是适度凝聚的线条。mbl则更松一些,相对的Nagra则是中高频、高频比mbl亮一些。细节以Esoteric最多,Nagra次之,年纪最大的mbl以毫厘之差位于第三。
请特别注意我的mbl是第一批引进的,已经服役超过12年以上,雷射强度有否衰减我也没检修过,这么多年来只修了转轴的胶垫(只花费元)。在这第一个回合,Esoteric以参考级的全面性演出胜出,细节多而顺畅,空间感也最优,两组飞利浦系统则是稍稍暗了一些,并列第二。
第二回合是细川绫子「AWhisperofLove」专辑中的「TooYoung」,情势略有不同,Nagra的女声唱来最有韵味,原音bass弹来既宽松又清晰,Esoteric独具的高解析力在此却少了些许韵味,原音bass很清晰却稍紧了一些。mbl比Nagra的人声更松一些,一样的婉转有致,原音bass也更松一些。这一回合应该是Nagra第一,mbl第二,Esoteric第三。
进行至此是不是越来越有趣了呢?
TheOscarPetersonTrio的「Wegotrequests」,是每个音响迷都该有的参考片,调音时的重点在于平衡、自然。这里听两首:「Thedaysofwineandroses」;「Youlookgoodtome」。
三个表现各有千秋,所以我要给个禅意十足的形容,请各自解读:如果是週六早晨,我会用Esoteric来播放;平日的下午,我会喜欢Nagra的声音;傍晚时分或是深夜,我会放松在mbl的演奏里。所以在这张CD的播放时,我认为各擅胜场,既没有赢家也就没有输家。
LeonardCohen「TenNewSongs」只听他的歌声,Esoteric最年轻,Nagra年长了五岁,mbl又再年长了三岁。因为mbl唱来的沧桑感最符合他的年龄,我偏好mbl排第一,另外两者并列第二。
「CheskyCD12」这张也是我长期调音的参考,这里出现了比较需要复杂叙述的状况。选择的是「斯拉夫进行曲」,Esoteric演奏的弦乐组稍稍偏亮,mbl则偏暗,而Nagra则在两者之间;铜管组也类似,Esoteric比较有金属的光泽感,mbl仍然是较温润,Nagra依旧在两者之间;低音大提琴、定音鼓、大鼓的部份,Esoteric凝聚而清晰,mbl和Nagra都较庞大,但是mbl较蓬松,而Nagra较坚实。在这里我选择Nagra为第一,mbl次之。
再来一张大场面的作品,Sinopoli指挥的华格纳唐怀瑟序曲,在这里是Esoteric以全面性精准的诠释大获全胜,Nagra以微小幅度次之,mbl因为对空间描绘能力稍逊而殿后。
Pires,Dumay和王健演奏的「莫札特:钢琴三重奏」则是三者各具特色,我无法说是谁能赢过谁。
整体看来本文很像是用三组唱臂+唱头的组合,然后接上同一套唱放来演绎,还好RINGDAC算是中性能够忠实的担起任务。
行文至此好像该分个高下,然而一路走过来却越来越清楚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即便是自身心情状态的不同,都可能会选择用不同的组合来聆听,更别说每张软体录音的相异之处是更大的变数。但结论仍旧不可无:
Esoteric有著最优的解析力和空间描绘能力;mbl的低频、超低频量感较多(高频也稍暗),但是对软体的宽容度最高;Nagra在两者之间,有时较靠近Esoteric有时比较靠近mbl,听爵士人声有说不出的迷人韵味。mbl与其它两组稍不同的是,音场的深度浅了一些,但是宽一些,聆听起来非常轻松,但如果乐器、人声3D感再强化一些就超级可怕。
整体来说,Esoteric的解析力无话可说,但是稍偏冷调,而飞利浦系统则相对偏暖一些。基本上,我想这只是一个有趣的比对,对大家的实质帮助应该不大,此文只是分享。
dCSVivaldiOne规格参数:
机芯:TeacEsotericVMK3VRDSNeo
数码输入:USB2.0A,B型Class2非同步,RJ45乙太网,2xAES/EBU,2x同轴S/PDIF,BNC,光纤Toslink(上限为24Bit/96kHz)
规格上限:24Bit/kHz及DSD64讯号(以DoP封包)(AES/EBU,同轴S/PDIF,BNC)24Bit/kHz及DSD(以DoP封包)(DualAES,USB,RJ45乙太网),支援dCS加密DSD数据传输
解码系统:dCS专利RingDAC
输出电压:0.2V,0.6V,2V及6V
输出阻抗:52Ω(单端RCA),3Ω(平衡XLR)
时钟界面:2xBNC(输入),BNC(输出)
数码滤波:6种(PCM),4种(DSD)
升频设定:DXD,DSD64,DSD
尺寸:xx毫米(高x宽x深)
重量:27.4公斤
欣赏好音乐首先需要一套好音响!
若您想选购一套音响,不管从几万的入门级HiFi音质,又或是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顶级发烧音质的Hi-End超级音响,又或者是您家别墅想定制一套私家影院,在选购音响时,可咨询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