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写一句文案,拿5千和5万的区别
元气森林、小米、花西子……从这些互联网起家的品牌身上,学习他们是如何做文案的。
无论拿到什么产品,首先都要问自己第一个问题:
01竞争对手到底是谁?
先试着问问自己或周边的人:
他们怎么回答?
提神。
他们怎么说?
便宜。
红牛的对手不是功能性饮料,而是可乐、果汁、咖啡等其它饮料;而东鹏特饮的对手,一定是红牛。
有的产品在销售之前,就认定自己的对手是同品类,这样很容易错失机会。
农夫山泉在某些山区,根本就不是纯净水的对手,为什么?
因为这里的消费者天天在喝山泉,就想尝尝纯净水是什么味道。农夫山泉在这些地方,再讲“大自然的搬运工”就是无效的。
同理,在这里,它的对手不是其它水品牌,而是“真正的山泉”。
那该如何判断对手是谁?
——如果品类里,已经有卖得好的品牌。
而且消费者耳熟能详的时候,你的对手,基本就是它。
——如果品类里,所有产品都卖得不好,你的对手就是其它品类。
为什么?如果品类里都卖得不好,就证明整个品类就是小得不能再小的蛋糕。你再去切一下,只能得到更小的蛋糕。
——有的产品,对手甚至不是本品或者其它品类,而是人们的习惯。
启瓶器的销量都不好,也赶不上类似品类,如小刀。这并不是品类自身和品类之间竞争的问题,而是人们使用频次不够。那么,能不能把他两装一起,方便人们使用的同时,也提高启瓶器的销量?
瑞士军刀为什么第一步就要先考虑对手?只有对手确定好后,才能走好后面的一切方向:
值不值得竞争?
对手的蛋糕多大,就决定了你销量的天花板多高。从销量天花板就可以倒推,产品值不值得做,投入是多少,完成目标预计多长时间。
在哪里竞争?
线上还是线下?便利店还是超市?是跟对手摆在一起,还是另挑一个渠道?确定好对手后,就可以考虑哪些渠道我们可以抢,哪些渠道我们可以让。
渠道不一样,做法也不一样。
比如,电商上跟线下的包装就有很大差别。就拿写不写差异化来说,电商上可以仔细阅读详情页,包装上可以不写差异化,而且详情页还可以罗列产品的很多好处;而线下的包装,差异化要明显不说,写也只能突出一条。
跟对手摆在一起,可以更快的提高销量。
多数情况下如此,因为竞品流量更大,会吸引消费者更多的目光。在此时,更要考虑,如何凸显我们的产品与众不同。
线上能不能摆放在一起?
照样可以。王小卤是线上卖虎皮凤爪起家的,但最开始电商上的虎皮凤爪并不好卖,它怎么办?王小卤创始人王雄说“我们把淘系鸡爪60%-70%的流量,都买到我们这里”,它并没有盯着虎皮凤爪,它争夺的是所有口味的鸡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