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中国军团图谱民企一哥,是
年8月初,最新的《财富》世界强排行榜出炉,中国共有家公司上榜,数量位居全球第一。
美国名列第二位,上榜企业为家,比中国少了21家。
《财富》杂志世界强公司前15名
如果将中美两国的强数量和各自GDP总量对比,将非常富有启发性。
年,作为全球经济总量的“双雄”,中国和美国GDP都创下新高。我国GDP达到17.73万亿美元,而美国约为23万亿美元,两国GDP相差约5.3万亿美元。
这个差距高于1个日本的水平。年,日本GDP约为4.9万亿美元。
在新冠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中国的世界强数量超过美国,一定程度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坚韧,当然,也代表了经济结构的一些特殊性。
实际上,考虑到两国的经济总量差距,特别是各自企业群体所处全球产业链的不同位置,中国的企业家们也应当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既要坚定对中国经济和大企业群体的信心,也要认识到强并不代表一切。
头部效应
《财富》世界强以营业收入作为排序标准,体现的核心维度是企业的规模。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尽管全球依然处在新冠大流行的时段,但宏观环境丝毫没有影响强企业巨头们“变大”的进程。
按照一些研究者的统计,在过去20年左右的时间,强的营收规模一般会以每年5%至10%的速度扩张。但年,增长的速度却创下了纪录。
年的排行榜上,所有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约为37.8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四成。同比而言,强的营收总和比上年大幅上涨了19.2%,是榜单创立以来的最大涨幅。此外,能登上排行榜的最低营收门槛,也从亿美元跃升至亿美元。
同时,今年上榜的《财富》世界强中,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共有3家,分别是京东集团、阿里巴巴集团、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分列第46位、第55位和第位。
这也是三家企业登上榜单以来,名次最高的一年。
相比之下,京东首次晋升至前50,较一年前提升了13位,较6年前首次上榜提升了位,并连续6年排名国内行业首位,也是今年国内行业唯一进入前50的公司。
阿里的排名从去年的第63名,前进8位,至第55名。腾讯则由上一年的名上升至名。
值得注意的是,9月7日,在另一份榜单——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强中,京东凭借年实现.92亿元营业收入,首次排名第1。
在新冠疫情之下,强巨头“逆势扩张”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不能忽略宏观货币因素。
从年开始,在疫情笼罩之下,全球央行都采取了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从全球的范围来看,大企业营业收入“水涨船高”是一种可以理解的货币现象。
年的排行榜,主要参考的是年的营收数据,其产生的时段一直处在全球性的宽松货币环境之中。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已经是年6月的事情。年6月到7月,美联储两次进行了大幅度加息,全球其他央行也开始跟随。
美国议会时间表及已商定的加息幅度图源:招商证券
另外一个结构性的因素更加关键。
强巨头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企业群体,它们有着天然的规模优势,在经济衰退的时候,这一优势会被不断放大和强化。
比如说,在经济衰退的时候,中小型的企业很容易面临困境,在银行信贷收紧的时候,一些企业会陷入资金短缺的境地,但从长远看,它们的资产质量并不差。
于是,一些资金充裕的大企业会借机对陷入困境的企业进行兼并收购。当大企业不断并购其他企业之后,通过合并财务报表,大企业营业收入也会被不断做大。
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年2月,长期观察全球并购市场的贝恩公司发表报告称,年全球并购市场的规模远远超过预期,达5.9万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全球并购升温的主要原因是,在产业的转换期,企业会通过并购寻求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优势。换句话说,大企业会利用全球经济衰退的宝贵时机,用自己的资金优势,收购被低估的优质企业的股权,从而为复苏时抓住新一轮机会打下基础。
除了以上这种大企业群体的头部效应之外,年排行榜还体现了国家和经济体范畴的一种头部效应。
异军突起
就国家和经济体而论,本次排行榜的上榜企业数量排在前10位的国家和经济体,可以分为四档。
第四档是英国、韩国、瑞士、加拿大和荷兰,它们的上榜企业数量位于10至18这个区间。
第三档是排在第四位的德国,总共有28家企业上榜。
还有排在第五位的法国,共有25家企业上榜。
世界强数量十强国家图源:城市财经
和中美两国上榜企业数量都超过了家相比,排在第三位的日本单独成为第二档,总共有47家企业上榜。
日本企业的强大一直都没有改变,而且要知道,日本年的上榜企业数量已经比年少了6家。
和年对比,日本上榜企业的数量减少超过了10%,幅度不小。不过,上榜数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日元持续贬值使得企业营收折算为美元之后,出现了不小的“缩水”。也就是说,榜单排名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日本的大企业和大财团群体出了实质性的问题。
第一档是中美两大巨头,两国上榜的企业总数达到了家,超过了上榜企业总数的一半。而且,中美两国在年的上榜企业数量都比年增加了2家。
考虑到目前的全球大环境,可以说,中美的大企业群体都有着“逆势扩张”的超级能力。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母国市场的大环境。年,我国GDP同比增长8.1%,是全球大型经济体中增速最高的国家。同期,美国GDP增速也不算差,同比增长了5.7%,和疫情之前的年相比,也增长了2.2%。
值得注意的是,在年7月,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下跌到了1比1的水平。
作为世界第二大国际货币,欧元兑美元汇率的下跌,因素有很多,但不容否认,在疫情之下,美元的确比欧元要强势。更重要的是,这背后也一定程度折射了全球货币市场对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前景的不同看法。
在强“中国军团”中,一些结构性趋势也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