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庆曾在瑞士银行存400亿,如今子女取
说起中国最“亏”的遗产,那就不得不提一下台湾前首富王永庆先生了。这位被称为“经营之神”的台湾老实业家于年逝世,就在他的家眷们都认为可以继承千亿家产的时候,事实却截然相反。
原来王永庆生前把所有财产转入信托基金,只留下亿存在瑞士银行。更令人惊讶的是,要取出这亿资产,竟然需要向瑞士银行支付近亿遗产税!王永庆为什么要这样分配遗产?瑞士银行又有何权力这样做?让我们一起来找出答案。
一、励精图治创家业
逝世时91岁高龄的王永庆在年出生于台湾新店,他的祖上是第一批迁居到台湾的移民。王家世代以种茶为生,一家人淳朴善良,安于耕织。
因为经济原因,王永庆只在台湾直潭国小完成了小学学业,到他15岁的时候,他前往市区的米店做学徒。富有创业精神的王永庆不满足于一辈子做学徒,所以他在学成出师之后就向父亲借了元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
年,王永庆将自己数十年来经营米店之所得在老家购置了50亩良田,并凭借租金等收入进军木材加工行业,乘着战争物资的红利,王永庆的资产在短短几年内就膨胀到了万。
随着资产的积聚,王永庆利用自己的大量资金成立了受台湾当局大力支持的塑料行业。创立了福懋塑料公司,后来改名为台湾塑料公司,即我们熟知的台塑。
此后王永庆的命运就一直和台塑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年时,台塑的营业收入就突破了10亿美元的大关,在当时这是令人震惊的成就。
年,王永庆苦心经营的台塑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PVC制造工厂。除此之外,王永庆在其他行业的投资也越来越风生水起。
二、台湾首富的资产分配
从一个出身于茶农家庭的小学徒到跻身福布斯排行榜的大实业家,王永庆的奋斗史无疑是血汗交织的。可能有人认为他是不择手段的商人,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王永庆终其一生都热心于公益事业。
他不仅在台湾创办了多所大中小学,还在年汶川地震时向祖国伸出援手,为灾区捐赠了1亿元人民币。也正是因为他心中怀着大爱,所以才导致了他的遗产分配如此不走寻常路。
不同于很多富人将自己的遗产全部留给家人,他将90%的遗产都用来设立公益信托基金,用途有教育、医疗等多个方面。
他之所以这样做不仅是出于大爱,还是为子孙后代的长久考虑,因为信托基金一经设立,每年会产生一定的利息。他的子子孙孙都可以靠这些利息生存,不至于出现遗产被某一个不孝子孙挥霍一空的情况。
除此之外,他也并不是没有给自己的家人留下现成的遗产,他在欧洲的瑞士银行存了亿台币用作家庭所用资产。
然而,由于他去世十分突然,并未将这笔钱的用途同瑞士银行交接清楚,所以他的家人无权处置这笔钱,除非支付超高额违约金。如果其家人要想取出这笔钱,他们至少需支付近亿违约金给瑞士银行。
三、瑞士银行何方神圣?
瑞士银行在许多富人眼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这个银行以严格的隐私保密协议著称。只要是在瑞士银行存款的私人,都享有绝对保密的隐私权,没有存款人的委托,任何人都无权支配存款人的资金。
王永庆为何要把这笔钱存到远在欧洲的瑞士银行,人们不得而知。但是,对于他的子女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残忍的决定,因为瑞士银行虽然最后同意协议,但是如此高昂的违约金意味着存款被蒸发了一大半。
王永庆的子女们为这笔资产伤透了脑筋,最终同瑞士银行妥协,支付了违约金,取出了存款。
结语:
也许有人为王永庆的后代们感到遗憾,也可能有人惊叹于王永庆资产分配的果敢。但不得不说的是,比起将千亿资产留给自己的子孙享受,用这些财富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是更加令人钦佩的,拥有91岁的高寿也许是上天给他的回报。
人生一世几十年,也许我们创造不了像王永庆这样的财富,但是我们可以学习他励精图治的创业头脑和大爱无疆的公益精神,做一个更有价值的人。你对王永庆的一生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