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你的业余爱好,彻底暴露了你的层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我们的生活有工作与日常,同样工作当中也有专业性质的工作以及行政性质的工作,日常当中有为了生计忙活的时候,也有没什么目的,仅仅是“呆着”的时候。简而言之,人的生活不可能只有忙忙碌碌的奔波,更应该有的是一些“业余”的时候。那么一个人在日常休闲时间的状态,尤其是爱好,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本身的兴趣、特长以及生活水平。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高尔夫球运动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所谓“上流阶级的运动”,就是因为这项运动的场地和相关要求比较高,几乎就是“一个人打,几个人捡”,所以其费用相当高。同时,想要从事这项运动,需要有大块的时间,所以几项条件相加,就决定其受众群体是比较富有或是比较有地位的人了。类似的,我们就可以明白,当你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时,对方会将你约在怎么样的场合、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你以及其在业余生活当中有什么样的爱好,都是同等重要的,甚至可以通过这种判断,来得知对方大致的经济实力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相声演员郭德纲在作品当中说,如果一个人平时没有兴趣爱好,那么一定要提防此人。金圣叹言“因其无至性也。”此人既然没有什么兴趣爱好,那么恐怕在生活当中最喜欢去钻研人性。想判断一个人的真实格局与层次,不妨看一看他的业余爱好是什么人为何会有爱好?相信有人看了上文当中的结论,会感到疑惑?人就必须就爱好吗?难道没有爱好的人就是有错的吗?这当然不绝对,只是据我们分析,一个在社会当中习惯了摸爬滚打的人,如果在平日的生活当中,依然能够什么都不做,那么几率是比较小的。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个体在心理状态成熟之后,势必会出现诸多需求与渴望。认识发生论的创造者、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就认为,所谓兴趣或是爱好,其实就是基于个体的心理需求而进行的延伸。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兴趣,都会反映个体内心对于外界的需求。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只要一个人对某些人和事有了强烈的渴望,其就会产生兴趣与爱好。反之,一个万念俱灰、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的人,又何谈“兴趣”与“爱好”呢?所以我们几乎可以断定,从心理学角度,人这种生物是应该有兴趣爱好的。而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既然个体存在于群体之中,那么其存在就应该适应整个社会、整个文化体系。当个体的状态难以适应整个群体时,那么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就会受到影响。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个体处于幼年时期时,社会化的重要载体是同辈,那么想要与同侪拥有一定时间的互动,就难免通过一些相同爱好的联结。儿时的游戏有许多,所有孩子们都会对其产生兴趣,并且参与进去,那么社会化的过程便也蕴含在这样的过程之中了。假如一个孩子自幼便对这些事物提不起兴趣,那么自然而然的,其在与同辈群体相处时,多少会受到排挤或是一些区别对待,甚至是霸凌,这种影响对于个体施加的负能量可想而知。所以我们可以说,无论是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个体融入社会的角度来看,拥有兴趣和爱好都是一个十分必要的要求。兴趣是本人格局的映射也许有人会觉得,通过一个兴趣爱好就能看出这么多?太绝对了吧。事实自然是这样。我们不妨回想,同样是爱好钓鱼,现如今的许多钓鱼爱好者常常坐在河边一天,都难以有所斩获,被网友调侃“除了钓鱼什么都会”;而爱好垂钓的姜子牙,不但有鱼获,还“钓”上了周文王。许多中学时期的男同学都喜爱运动,课余时间喜欢进行球类运动,但却始终只是一种业余爱好。这尽管是取决于多种原因的,但是像林书豪这样的球员,既可以在哈佛大学获得学位,有能力在华尔街任职,还可以进入全球最高水平的篮球联赛,震惊整个世界。而现如今的许多人都将手机长时间的拿在手中,玩各种游戏,熟练的操作各种软件;却鲜有几人能够开发出人们喜爱的应用,扬名立万。这就告诉我们,虽然从事同样的兴趣爱好,但是有的人却真的让这种爱好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提升了自己的相关能力;有的人则是浑浑噩噩,在某个爱好当中混迹,却不知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应该做什么。这就是因为人和人之间,格局不同,眼光也不同。当我们去看待一种事物,并且将其作为爱好时,势必是对某些相关因素会有所渴望的。许多人一生的事业其实就产生与兴趣和爱好。上世纪末对对互联网产生兴趣的马云坚持各方游说,劝告投资人对自己的项目投来些许心思,最终经过苦苦的努力,才有了今天庞大的电商网络。所以对于我们而言,不要将此事限制的过于死板,有时你当下的所谓“主业”,前景远远不如你的兴趣爱好。这就要求我们应当具有远见,能够敏锐发现自己兴趣与当下有发展前景的领域间的关系。能够成功做到这样程度的人,往往都获得了成功。同时,有些人的爱好一看就是一些没有什么品味的,那么这种人自然会让我们感觉很“劝退”,不愿与之交往。往大了说,那些喜欢所谓“黄赌毒”的人自然要远离,因为这些东西都是违法的;往小了说,有些人虽说有兴趣爱好,但也无非就是上上网,在街上逛一逛,实在也无法取得什么成就,那么这样的人虽说没什么太大的害处,但也对你起不到什么太好的帮助,在交往时应注意适当。-TheEnd-作者
上一篇文章: 心理学家请远离身边的那些完美主义,他们苛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汤米编辑
不下雨第一心理主笔团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Bruk,A.,Scholl,S.G.,Bless,H.().Beautifulmesseffect:Self–otherdifferencesinevaluationofshowingvulnerability.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