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纪实摄影师麦柯里,一张张伟大作品的背
“好的摄影作品并不一定要求人们周游世界,但我却需要行走和发现。”
——史蒂夫·麦柯里(SteveMcCurry)
我们熟知麦柯里这个名字,大多是从那张大名鼎鼎的《阿富汗女孩》开始的,那是他最著名的一幅照片,也是这幅照片把他推向了世界顶尖纪实摄影师行列,麦柯里其实还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了解这些伟大作品的背后故事,无论对于专业摄影师还是爱好者来说,都是非常好的案例参考,有助于我们今后的摄影之路。
黑白底片时期
“对我而言,重要的是每一张照片,通过其独特的光线、色调和结构,它们都能独立进行表达。我(用照片)讲故事,但我力图用单张照片在人们的记忆中打下烙印。”
年,麦柯里立志要成为国际知名的纪实摄影师,而不是为报刊杂志拍照片,他来到了阿富汗,当时他的所有装备就是一只塑料杯子、一把瑞士军刀、两台相机、四只镜头、一包胶卷和一些花生米。29岁的麦柯里进入战区,高射迫击炮弹随时可能在任何地点爆炸,麦柯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去寻找和探索他所需要的东西。
这个时期,他使用的还是是柯达高速Tri-X黑白胶卷,原因就是冲洗成本更低,而且当时彩色胶卷相对比稀少。使用黑白胶卷的岁月教会了他摄影的基本语言,包括构图、形式和结构,此时他的肖像风格也慢慢形成:人物直视镜头,似乎在摄影师和被摄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危险的火车
印度之旅的时候,麦柯里拍到两名身穿制服的服务生从火车外面传递茶盘,为了拍摄这张照片,麦柯里让一名助理紧紧抓着他的双腿,然后摇摇晃晃的探出车窗外。
麦柯里是一位运用色彩的大师,他的照片的色彩总是让人感到既惊艳又舒服。下面这张照片中,红色的警示旗和男人头上红色的头巾相呼应,远处的背景中,红砖清真寺和陵墓两侧的白色尖塔也跟前景中的色彩呼应,太阳余晖落在生锈的铁轨上,将画面中的所有元素和谐统一起来。
躲避风沙的妇女们
印度拉基斯坦邦的塔尔沙漠是一处久旱之地,麦柯里在这里也拍摄了一张极为震撼的照片。在沙漠中,沙尘暴逐渐形成,将麦柯里一行人包裹在厚厚的浓雾中,不得已停下车。有一些迫于生计不得不靠养路为生的妇女和儿童聚集在一起躲避沙尘,唱歌祈祷,几乎都无法站立。麦柯里此时拍下了这幅照片,黄色的沙尘浓雾和妇女们鲜艳的红色披巾相得益彰,又一次体现了麦柯里对色彩运用的娴熟,也成为他最令人难忘的作品之一。
阿富汗女孩
年,麦柯里受《国家杂志》委托,前往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拍摄难民故事。在一次难民营附近走动的时候,发现了一顶被临时用作女子学校的校舍,得到老师同意后,麦柯里开始拍摄起那些女学生。他注意到角落里有一名目光炯炯有神的姑娘,但非常害羞,于是麦柯里想先拍其他孩子,再拍她的话,可能更容易接受,因为她不想被落在画面之外。“就在那短暂的瞬间,在我对着莎巴特·古拉按下快门的那一瞬,噪音在我耳朵里消失了,我眼中只有她,这是非常震撼的瞬间。”就在那么一瞬间,光线、背景,以及她眼神里的情绪,一切都刚刚好。
麦柯里拍摄人物的经典方式完美体现在了这幅肖像作品中。起初,《国家杂志》的图片编辑想用另外一张她用披肩遮住下半张脸的照片,但是编辑加勒特看到上面这幅照片之后,否决了图片编辑的最初选择,这幅作品才能如此广泛的流传于世。
时隔近20年后,麦柯里终于又找到了这位姑娘,此时她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脸上写满岁月坚辛,经同意后,麦柯里再次拍摄了莎巴特·古拉的肖像照,并成为《国家杂志》年4月那一期的封面。
克什米尔的水上花贩
只看这幅照片不了解背景,一定会让人以为这是一个极其浪漫的地方,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然而事实相反,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克什米尔是个危险地区,时不时会有绑架和谋杀西方游客的事件发生,麦柯里想拍摄暴力之外的生活状态。
麦柯里要捕捉清晨柔和的光线和水上集市特有的氛围,他多次跟随船夫和小贩前往水上集市,终于有一天让他等来了这个瞬间,是一名花贩划过湖面的场景。他的作品视觉语言丰富,作品中鲜花丰富的色彩和周围森林及湖面上漂浮的绿色苔藓相得益彰,更像是一幅旅游风景照。
与众不同的麦柯里
像很多战地摄影师一样,麦柯里有着坚韧、反应迅速等特点,他又有着优于常人的观察力与敏锐度,他拍摄肖像时喜欢贴近被摄对象,进入他们的生活,通过摄影反映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彩色纪实摄影是很难掌握的一种方式,因为环境的色彩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杂乱的,图片色彩处理不好就没有感染力,而麦柯里则正是因为彩色摄影把自己推向了高峰。
麦柯里其它作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