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标签内向可不是成功的绊脚石,更不是性
外向的人也许会左右这个世界,但内向的人才会创造世界。
——罗永浩
◆◆◆
作者费语凡来源
星猫快乐汇
常常有家长这么提起自己的孩子:
孩子从小就不爱说话,见了同学、老师和亲戚也不主动打招呼;
费劲心思报的兴趣班,孩子哭着喊着要让妈妈陪,害羞的很;
他明明想和其他小朋友玩,但不知道如何表达;
上了小学仍然沉默寡言,这样下去长大了可怎么办呀?
对于“害羞”、“社交恐惧”、“保守”、“孤僻”、“沉默寡言”等这类词语,大家通常会与“内向”二字挂钩,内向仿佛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不少家长都想把自己的孩子从内向型性格转为外向型性格。很可惜,常年的恨铁不成钢,并没有明显效果,反而会让内向的孩子痛苦自责,从小滋生出自卑心理。
1标签效应:塑造的人设,却是孩子不想要的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曾说:“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这句话间接诠释了很多孩子与家长的沟通方式。
小时候,我和父亲的交谈次数就很少。初中阶段有些学科听不懂,自己平常也处于寡言少语的状态,因性格保守、成绩差的原因,也被父亲贴上了不少的负面标签,但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人设。
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一看你就不是读书的料,这么没出息。”想必有不少父母也曾对自己的孩子说过类似的话语。
其实我们都知道话本无意,只是试图定义孩子以后的人生。但这样给孩子“贴标签”、“塑造人设”,往往只会和自己想要的结果适得其反,还活出了自己所讨厌的样子。
就像鸵鸟遇到天敌的时候,想的不是怎么去逃脱,而是把头埋在土里去逃避。其实鸵鸟本身速度就很快,如果全力逃跑的话,未必会被天敌捉到,可悲的是它从未有逃生的想法。
反观现实生活,这也是很多内向型孩子的真实写照。孩子长期被贴上这种负面标签,他会觉得自己的努力都是无用功。遇到问题时,想的不是怎样正面面对,而是怎样去逃避。
2自我认知: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创造发挥空间中国作家老舍曾说:“宁愿做诚实的车夫,也不要做贪官。”换言之,我们别老想着让自己家的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如果我们家长自身都做不到完美,又怎能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完美呢?孩子的性格值得我们尊重,别以外向者的标准来否定孩子、改造孩子。
其实内向和外向并没有好坏之分,就如同人天生就有男女之别一样,无需刻意改变。我们作为父母,所要学会的便是教给孩子怎样利用它,创造出属于孩子自身的发挥空间。
00后易烊千玺就是个典型的内向孩子,但他年纪轻轻就担任了丹麦旅游形象代言人和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健康特使,在去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中排名第八位。
广受好评的《少年的你》这部电影,易烊千玺凭借对细节的专注,反复揣摩刘北山这一角色的动作和性格,收获赞誉无数。而他超出年龄的洞察力和成熟演技,其实得益于内向性格的助力。
内向并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阻力,而是他们成功路上的助力。同时还有个助力者,便是我们每一位家长。
3隐藏的天赋:内向从来不是劣势,而是一个礼物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认为:“人可以从不同的事物中汲取能量,外向的人可以从和他人的相处中得到能量,而内向的人可以从独立的思考中得到能量。”
有着“喜剧之王”之称的六零后周星驰,曾塑造过无数个经典的喜剧角色。
从《整蛊专家》的整人专家古晶,《逃学威龙》的卧底神探周星星;到《唐伯虎点秋香》的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伯虎,再到《大话西游》中那个说“爱你一万年”的至尊宝,《少年足球》中具有足球天赋的五师兄,都为观众带来许多欢乐。
而周星驰私下却是个内向的人,接受采访时,常常沉默寡言;很少参加综艺节目,日常生活中不爱与人交往。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个优秀的演员和导演,就像那句话: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内向从来不是劣势,而是一个礼物。
,时长
最后以罗永浩老师的这句话做个简单总结,外向的人也许会左右这个世界,但内向的人才会创造世界。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需要我们每一位家长守护。
〖欢迎转发、评论和点赞〗
育儿
教育
心理学
情感
你好,我是可可爸
欢迎一起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