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一周年有网友已升级SA你还在围观

哪家医院能够治愈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983144.html

30秒快读

1、9月30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5GSA商用了吗?

2、公开层面,两家电信运营商并没有正式宣布此消息,但在9月9日召开5G网络共建共享一周年工作会议上,双方宣布,力争9月30日前具备SA(独立组网)商用基础网络能力。

3、这意味着,可以完全发挥高带宽、广连接、低时延三大特性的5G核心网,终于来了。

事实上,早在9月30日之前,不少地方城市或电信运营商便已陆续宣布建成5GSA独立网,其中拥有中兴、华为的深圳更是在8月17日便已成为全球首个5GSA独立组网全覆盖的城市。

然而,即使到今天,对于5G能力和应用场景的质疑仍不绝于耳。9月24日,有媒体报道,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表示,现有5G技术很不成熟,数千亿级的投资已经布下,运营成本极高,找不到应用场景,今后消化成本是难题。

商用后的5GSA能打破质疑吗?作为新基建的“基石”,5G被产业界寄予厚望,但同样面临挑战。它将如何担起这份期待?

01

消费互联网

大有可为,或诞生首个杀手级应用

图源:which.co.uk

什么是5G杀手级应用?这个问题已经问了好几年。

在5G尚未商用之前,无人驾驶曾经是热门选项,但现在人们已经发现,真正L4阶段的自动驾驶,不是三五年能实现的。

另一个说法是,5G将第一时间惠及工业互联网。

年,5G发牌初期普遍的观点是,5G消费级应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爆发(因为5G网络全面无缝覆盖需要较长时间),但5G的企业应用可以很快爆发。

时隔一年,这个观点也在被逐渐修正。

不换卡不换机

新手机可平滑升级SA

“深圳联通已经开放5GSA,无须申请直接可用。移动至今没有任何消息。”9月25日,深圳网民nforce4发了一张手机测试图,作为联通用户,他的5G手机可以直接注册SA网络而无须开通。

图源:微博

nforce4

尽管8月17日便宣布全市覆盖5GSA网络,但在终端用户层面,深圳市的三家电信运营商并没有正式官宣开通服务。

不过,这并非一个十分困扰的问题。中国电信集团科技委主任韦乐平表示,通过OTA(空中下载技术)方式,已上市的5G手机,陆续可以自动切换,升级到SA模式。

这意味着,对大部分5G手机用户而言,使用SA网络并不是件难事,不用换卡、不用换号,甚至不用换手机,只要你的手机是今年生产的。

根据工信部要求,年1月1日起,申请入网的5G手机必须支持SA/NSA双模和n41/n78/n79三个频段,此前由于SA尚未正式宣布商用,SA基本都在关闭状态。

nforce4的测试证实,至少在深圳,联通用户已经实现了无缝升级。而深圳电信相关人士也向记者证实,除了早期纯NSA手机之外,目前大部分5G终端均为双模终端,默认SA优先,其次NSA,再其次4G,确保用户根据网络情况无缝、无感知切换。

SA和NSA最直观的差异在于网速,尤其是上行速率。中国电信曾做过测试,在下行速率基本一致的情况下,SA模式的上行速率是NSA的2倍左右。

据《IT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29日,北京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均已宣布完成SA全面组网,而包括上海、浙江、安徽、河南、广东在内的多地虽然没有正式宣布,但网络能力已基本具备。

一位浙江电信人士告诉记者,杭州因为5G建设较早,目前还在从NSA向SA切换中,其他地区建设初期便直接上了SA网络,因此全省基本已实现SA网络覆盖。

安徽电信一位人士也表示,目前全省5GSA已经具备网络商用能力,所有16个地市的主要城区以及县城的核心区域、重要风景区,都已经实现了SA网络覆盖。

9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烈宏在介绍我国5G建设情况时表示,目前我国5G发展处于导入期,5G基站数已超过50万座,用户数超过1.3亿。

5G第一爆款仍在C端

“5G应用的爆发,应该在消费市场,至少在初期,还是TOC的业务和终端规模够大,能够带动产业链上游”。

王明(化名)是一名电信运营商政企行业负责人,尽管5G一直被认为是变革社会,尤其是产业互联网的关键先生,但熟悉政企市场的他认为,5G在消费端的高带宽需求已经十分明显。

比如高清视频、云VR、云游戏等业务酝酿多时,现在缺的只是合适终端,而SA网络中mMTC(海量机器连接)的特性则有可能在智能穿戴设备上获得突破。

来自基层一线的声音,与政府传达的信息不谋而合。

在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发言时,刘烈宏指出:“实践表明,移动用户渗透率超过30%,才能带来业务和效益的爆发式增长。当前我国5G应用中ToC业务的发展好于预期,但ToB和ToG的业务还处在发展初期,没有现成经验可循,需要时间来探索和实践,应客观理性地看待。”

中国联通终端与渠道支撑中心副总经理陈丰伟也曾表示,根据5GSA的应用特点,5G杀手级应用将诞生于四个领域——游戏、视频、XR和云化类,这四个典型领域都基于拥有大带宽的eMBB场景。

突破:手机的SA进化

早期5G应用的宣传中,网络切片的主要应用场景在B端。

什么是网络切片?简单理解,就是将一个物理网络切割成多个虚拟的端到端网络,每个虚拟网络就像是瑞士军刀上的钳子、锯子,具备不同的功能特点,满足不同的需求和服务,而且互不干扰。

图源:网络

但随着C端将加速5G网络普及的共识逐渐达成,手机端也需要在软硬件侧实现升级改造。

陈丰伟此前曾表示,理论上,SA只需连接5G一个通信制式,感觉稍微简单,但相比4G,SA网络切片能力需要终端芯片、操作系统及应用App之间与网络紧密协同才能够实现,而Android、iOS操作系统对于网络切片还未完全开放,还需运营商、终端合作伙伴、应用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整个手机应用切片功能的实现。

日前,中国联通携手中兴通讯、腾讯打造出业内首个基于App应用级的5GSA端到端网络切片,构建包含5GSA网络、切片运营平台、5G终端和手机端App应用等端到端切片解决方案。

2

产业互联网

空间很大,但要尊重发展规律

图源:MWC

5G是移动通信首次从面向个人消费向面向行业应用发展,也是无线技术首次成为工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角色。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在对全球工业体系网络构成研究发现,年之前,无线技术在工业网络中的使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工业以太网和工业总线(用于解决工业现场数据传输)的方式呈此消彼长之势,即使到了年,工业无线技术的占比也只有5%左右。

可兹对比的是,在年一项航空、航天、半导体、能源汽车等行业领袖对工业生产中应用5G意愿的调查中,几乎都有2年内部署5G的意愿。

“巨大的反差说明,产业界希望有一种技术能更好满足无人化、柔性化等工业需求,5G应该是比较合适的技术选择。”

在不久前举行的世界制造业大会江淮线上经济论坛上,信通院副院长余晓晖认为,5G为无线技术在工业中应用提供了巨大可能。

根据信通院预测,随着5GSA商用,网络性能瓶颈被突破后,制造业无线连接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年渗透率突破27%,年预计达到58%。

“5G无用”论战

然而,关于5G的质疑并未消失。就在不久前,财政部前部长楼继伟的一番言论引发业界对于5G发展的激烈讨论。

在谈及国内大循环时,楼继伟提到,要降低基础设施和准公共设施的用户成本:

“基础设施适度超前是必要的,但有些方面过度超前,抬高了用户成本或不可持续的公共部门债务。

现有5G技术很不成熟,数千亿级的投资已经布下,而且运营成本极高,找不到应用场景,今后消化成本是难题。这些成本要逐步降下来,不然会是国内大循环的堵塞点。”

这样的批评,可谓“煞根”,也引起通信界的激烈反弹。

通信专家付亮便认为,全球5G标准确定才两年时间,大规模商用还需要时间,不能就此判定“5G无用”。

而且5G商用会快速推进,目前5G的终端已经非常丰富,甚至半年后会出现五六百元的5G手机,随着终端成熟,会推动网络、应用的成熟。

9月21日,德国联邦网络管理局公布收到78份本地5G专网频率(-MHz)分配申请,其中,74份已获得批准。

在这份名单里,有ICT技术和服务提供商,也有奥迪、奔驰、巴斯夫等工业巨头,还有科技园、研究机构和大学。

“不是5G无用,而是这些企业看好5G的未来。”付亮表示,中国至少已有几百家企业在智能工厂、智能矿山、智能港口、智能仓库等方面有实质性的规模投入。

在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刘烈宏也表示,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建设节奏,形成“以建促用”的良性模式,要从社会总效益角度对5G投资算大账、算总账。

据信通院预测,到年,5G可直接拉动的投资达1.7万亿人民币,带动经济总产出约10.6万亿人民币。

图源:中国信通院

运营商的SA挑战

尽管“5G无用论战”只是5G发展中的一段插曲,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5GSA的商用和推广,电信运营商仍面临诸多挑战。

挑战一:碎片化垂直应用

“电信运营商要将不同行业的多样化需求转化为对网络、平台、终端的要求,而且传统的统一、标准化产品形态,是无法适应这些垂直应用需求的。”韦乐平认为,这是运营商在5GSA时代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5G商用一年,王明感觉到了这种挑战的压力。无论是在4G还是固网宽带时代,电信运营商作为公网服务提供者存在,并不需要对客户需求有太多了解,但进入5G时代后,电信运营商不仅承担建设责任,而且需要和客户一起寻找5G能够满足的需求。

图源:Unsplash

“很多客户来找我们,询问5G能在他们企业中做些什么,但我们对其企业流程、业务并不了解,甚至算得上是个外行,提供的方案不一定能够真正解决客户的痛点”。

王明认为,电信运营商缺乏懂行业、懂垂直应用的人才,对于利润稀薄的制造业,最有价值的服务莫过于“降本增效”,但在很多企业中,由电信运营商推动的5G应用方案并不一定能切中要害。

“比如机器视觉检测是现在经常推荐的一种5GAI应用,但不同企业可能情况不同,有的企业一算,即使安排人工,成本也低于机器,那它肯定不会为此买单,但其他需求,我们根本想不到。”

挑战二:尚无合理商业模式

目前来看,5G的建设、运营成本依然很高,5G+工业互联网还没有合理的商业化模式。

通常而言,一个厂区需要建设一个宏基站和若干小基站,光宏站的成本就在30万元以上,如果再加上其他配套设置,50万元的建设费用只能算正常。

图源:vivi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98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